短視頻直播賦能 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三癢
摘要:城鄉融合發展之癢。城鎮和鄉村是一個血脈相融、地域相連的有機整體,兩者貫通起來才能共生、共存、共享。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興代表,短視頻、直播在跨層級、跨地域等方面均具備優勢。
中國經濟導報 楊秦 記者劉潤
縣域強則國強。近年來各地不斷加強推進和探索縣域治理工作,從縣域經濟的角度看,在富民、發展、城鄉融合上,有很多經驗和成效,但也有一些地方碰到瓶頸。筆者長期關注短視頻及直播發展,感受到隨著其不斷普及,可作為推動縣域發展的重要抓手??梢哉f,就縣域發展而言,短視頻、直播的運用,正是在“點上和最佳處”,撓到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癢處。
縣域經濟治理之癢。短視頻、直播等一經推出,即因受到人們的歡迎而蓬勃發展。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讓政府的各項政策、舉措、服務覆蓋鄉村基層群眾“最后一公里”,短視頻、直播這一喜聞樂見的方式是很好的推手。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短視頻可以助力不斷促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馮濤,陜西省嵐皋縣掛職任副縣長,掛職期間發現以抖音為代表的平臺具備更好的實時性、精準性、交互性,尤其在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方面更能夠及時捕捉到企業家、老百姓所關注到的熱點和難點;在短視頻粉絲留言中能發現不少老百姓的建議,很多還具備可操作性。他做直播期間經常會碰到來嵐皋投資興業的人,他們會詢問很多個性問題,如果涉及到相關政策會實時記錄下來,并及時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
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各鄉鎮、部門注冊“抖音”賬號56個,“快手”賬號45個??h政府還要求所有副科級以上干部都要實名注冊直播號。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打破各部門壁壘,減少了推諉扯皮,部門辦事效率提高很多。
這幾年,縣長、縣委書記做直播的情況,越來越多,且以直播帶貨為主。評論人士認為,這一模式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政府政策的有效落地。
城鄉融合發展之癢。城鎮和鄉村是一個血脈相融、地域相連的有機整體,兩者貫通起來才能共生、共存、共享。作為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興代表,短視頻、直播在跨層級、跨地域等方面均具備優勢。
今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的通知,要求“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人才入鄉就業創業。引導工商資本入鄉發展,培育一批城鄉融合典型項目”;“支持城郊承接城市專業市場和物流基地疏解,在縣鄉村合理布局冷鏈物流設施、配送投遞設施和農貿市場網絡,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入鄉通道”。
從這些要求看,短視頻、直播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縣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何曉斌研究認為,在農村地區互聯網的覆蓋度已經達到56%以上,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硬件的提升為新的技術嵌入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提供了基礎,短視頻和直播也是這兩年火起來的,所以這兩年發展也會越來越顯著,能夠促進返鄉創業。
城鄉融合的核心之一就是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如果一座城市的一二三產業不能融合,縮小城鄉差距也無從談起。從產業帶動城鄉融合來看,通過短視頻、直播等電商激發出來的農村產業,可以連片帶動在縣域內一個主導產業的發展,并帶動上下游產業的升級。如山東省曹縣,借助直播電商從全國最大的演出服飾加工基地轉型為全國漢服設計、生產、銷售中心。
從物流配送角度,當前,縣域尤其是鄉村物流還存在梗阻,但直播帶貨正在倒逼補上這個短板。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貧困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雷明認為,以電商直播、短視頻為代表的載體構成了連接生產和消費的重要紐帶,成為打破農戶信息、貨物流動梗阻的一個重要抓手。
高質量發展之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河北省保定市白溝的箱包產業遭受沖擊,外貿銷售受阻,線下銷售停滯。當地商家紛紛轉戰出口轉內銷,并開始通過直播帶貨擴大銷量。同時,利用直播,當地引導傳統箱包產業實現整體提檔升級,帶動原材料供應、研發設計、加工制造、產品展示和銷售服務在內的完整產業鏈協同發展,使箱包類企業走上中高端品牌之路。
品牌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品牌的內涵不僅僅是產品質量,還包括文化、信任、認同等。短視頻、直播等電商新業態化降低了縣域商家打造自主品牌的門檻,使縣域商家有了品牌化的底氣和潛力。對于縣域商家而言,縣域經濟的“界面化”意味著農戶、工廠能夠直接觸達消費者,因而有了高效建立品牌認知、形象的新舞臺。對消費者而言,觀看直播、短視頻的過程等同于“走進”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體驗產品從構思設計、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和包裝銷售的全流程,建立對源頭商家的認知度和信賴度。
近期,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抖音發布的《短視頻、直播助力新型縣域經濟發展研究報告》分析稱,越來越多的縣域企業認識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在短視頻和直播推動下致力于打造品牌,實現高質量發展。
短視頻、直播助力催化新型縣域經濟發展大有可為,相信其撓到的不僅僅縣域經濟發展這三癢,它還給新技術、新業態留足發展空間,能夠展現出更大的潛力。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