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深圳成功舉辦 海之洋貝殼博物館等55家自然教育機構展示特色活動
摘要:截至目前,全省共認定省級自然教育基地80個,涌現出從事自然教育的專業社會組織超過500家,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陣地近400個,舉辦粵港澳自然教育季、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等品牌活動2萬余場,累計參與活動人次超過500萬,有力推動了粵港澳生態文明教育進程。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魯義元、林蔭、記者羅勉報道 10月29日,以“共享自然 綠美灣區”為主題的第三屆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暨嘉年華活動在深圳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及粵港澳地區林業主管部門、社會組織機構等單位200多人參會。本次講壇暨嘉年華活動由廣東省林業局、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澳門市政署聯合主辦。講壇向社會發布《廣東自然教育報告》,并為廣東省首批廣東省自然教育之星、廣東省優秀自然教育課程、廣東省優秀自然教育基地及今年新評選出來的30個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授牌。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劉煥彬等專家為公眾授課。
粵港澳自然教育機構建設蔚然成風
據了解,廣東持續推進自然教育工作,先后成立全國首個省級自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國內首個跨區域、跨界聯合的粵港澳自然教育聯盟和全國首個省級自然教育專業委員會等,不斷促進我省自然教育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廣東聯合香港、澳門等地區,加強合作交流,培育自然教育大市場,搭建自然教育大平臺,重點培育以廣州、深圳、東莞、韶關等區域輻射能力強、示范帶動效果好的自然教育板塊,成功打造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粵港澳自然教育季、粵港澳自然教育嘉年華等粵港澳自然教育品牌,激活自然教育內在性能,提高自然教育在高校及中小學的普及率。
截至目前,全省共認定省級自然教育基地80個,涌現出從事自然教育的專業社會組織超過500家,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陣地近400個,舉辦粵港澳自然教育季、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等品牌活動2萬余場,累計參與活動人次超過500萬,有力推動了粵港澳生態文明教育進程。
自然教育嘉年華等你來打卡
講壇同期舉辦2021粵港澳自然教育嘉年華活動,嘉年華將持續2天時間,來自粵港澳地區55家自然教育機構準備了豐富多彩、類型各異的特色自然教育活動,并面向市民免費開放,歡迎廣大市民前往打卡。自然教育作品展覽、少兒詩歌朗誦、互動游戲、攝影展、觀察特色植物、小型草地音樂會、聽自然教育大咖分享經驗,豐富多彩的節目將讓市民體會到不一樣的感受,參加互動體驗還能打卡換禮品。據了解,這是近年來我省最大的一次自然教育展覽展示活動,旨在搭建一個展示、交流、學習的平臺,促進粵港澳自然教育大發展、大繁榮。
嘉年華活動安排在深圳市蓮花山公園風箏廣場,現場設置80家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展示專區,同時展出第二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獲獎作品并邀請獲獎者分享創作經歷,還有系列互動體驗游戲等,市民可通過觀看展覽、聆聽分享、現場游玩等方式親近大自然,了解更多自然知識。
建設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自然教育示范基地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提出要在適當區域開展自然教育、生態旅游和康養等活動,構建高品質、多樣化生態產品體系。廣東省林業局局長陳俊光表示,廣東省將加快實施《廣東省自然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持續加強自然教育場所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和傳播體系建設,推進自然教育與南粵古驛道、中央紅色交通線、紅色革命文化、嶺南特色文化深度融合,提升自然教育場所服務功能。加強粵港澳自然教育交流合作,努力建設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自然教育示范基地,力爭建成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競爭力強的自然教育強省,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灣區、美麗灣區。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