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山西晉中市推動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2021-11-15 16:14 中國發展網 郭建軍
山西晉中市 經濟發展

摘要:把握機遇, 擦亮“晉商故里”這一文化旅游名片。作為晉商故里,晉中市保存了大量見證晉商歷史的大院建筑、名人故居,豐富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和品類齊全的文化旅游產品,已形成品牌效應,在全國有著很高的知名度。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趙志斌 記者郭建軍報道 山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推動晉商誠信等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中國文化傳承弘揚展示示范區。”作為晉商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晉中市深入理解晉商文化的精髓和特質,創新傳承和保護晉商文化,牢牢把握機遇,創造性落實各項支持政策,有效釋放政策紅利,走上了新興產業增量崛起之路。

把握機遇, 擦亮“晉商故里”這一文化旅游名片。作為晉商故里,晉中市保存了大量見證晉商歷史的大院建筑、名人故居,豐富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和品類齊全的文化旅游產品,已形成品牌效應,在全國有著很高的知名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晉中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我們的自信之源。“進一步發揮晉商文化與自然地理文化貫通融合的文旅優勢。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讓厚重的文化底蘊成為文旅產業發展更加亮麗的底色。”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與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精神高度契合。把握建設文化強省的機遇,晉中全力以赴打造好“晉商故里”這一文化旅游名片,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統籌規劃,推動晉商文化的整體性開發。晉商文化的開發利用與傳承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市委、市政府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確立文化強市、產業興市的發展理念,統籌謀劃,全面布局,高位推動。既大力保護平遙古城和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常家莊園等晉商歷史文化遺址,又深度挖掘古城民居建筑文化、晉商商業文化、晉商名人文化、寺廟文化、百姓民俗文化,將建筑文化、寺廟文化、票號文化、飲食、戲劇等有機結合,讓旅游插上文化翅膀,讓文化塑造旅游靈魂。以“旅游+”為思路,持續加快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開辟日漸多元的產品種類,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產品體系,推動晉商文化在功能化、智能化、場景化、生活化、生態化等更大范圍與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方位融合。

開拓創新,擴大晉商文化的對外交流。晉商開辟的萬里茶道,不僅是貨物進出口的貿易之路,更是明清時期中國同中亞及歐洲地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互通有無的對外開放大通道。萬里茶道在當下仍然有很大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晉中通過重走萬里茶道,有機整合新時代萬里茶道沿線晉商資源,在沿途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會、4A級以上景區推介會、文化項目推介會、大型論壇、非遺項目展演等多種形態、多種意義的大中型活動,搭建與沿線省份以及沿線國家的經濟交流合作橋梁,推介晉中文化旅游、名優特產、知名企業、營商環境等,將當年晉商貨通天下、茶通天下、匯通天下、義通天下的輝煌成就轉化為新晉中、新晉商轉型發展的新動能。

整合資源,推動晉商文化的轉化傳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我們正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科學指南,晉中市以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入實施文化改革振興工程,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創意新高地。晉中本土有許多企業家,擁有可觀的民間資本,各級政府積極搭建平臺,引導、支持民間資本投資建設文化旅游、博物館、晉商老字號企業等,以此直接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實現優勢互補、資源疊加,為晉商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蹚出一條新路。秉承晉商開拓進取、迎難而上的勇氣和精神,新晉商敏銳把握機遇,積極投身產業轉型,從傳統產業轉向新興產業,不僅產生了綿山、張壁古堡、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千朝谷度假小鎮、黃土農言文化旅游示范區等一批聞名遐邇的景區,而且推動平遙牛肉、推光漆器、太谷餅等眾多晉商老字號企業煥發了活力。

當前,在轉型發展的新征途中, 晉中市創造性落實各項支持政策,有效釋放政策紅利,引導、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在與科技、產業的結合中實現傳承和可持續發展,逐步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