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自動駕駛問題要由中國公司解決
摘要:近幾年,自動駕駛異?;鸨?,人們經常用兩個詞來描述它:一個是“耳熟能詳”,另一個則是網絡用語“不明覺厲”,意為“雖然不明白(對方)在說什么、做什么,但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吳甘沙則想通過科普釋疑讓更多的人跨越自動駕駛的“鴻溝”,拉近人們與自動駕駛之間的距離。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 | 王曉濤
近日有媒體報道,買10萬元級的汽車,也能用上相當不錯的L2級智能駕駛系統。無獨有偶,就在日前舉行的馭勢科技首期自動駕駛線上知識分享課堂上,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吳甘沙在對自動駕駛進行科普時表示,自動駕駛有L0到L5的劃分,在L0到L2的時候有一個關鍵詞叫做“輔助”,而只有到了L3到L5的時候,這個關鍵詞才叫“自動”。
近幾年,自動駕駛異?;鸨?,人們經常用兩個詞來描述它:一個是“耳熟能詳”,另一個則是網絡用語“不明覺厲”,意為“雖然不明白(對方)在說什么、做什么,但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吳甘沙則想通過科普釋疑讓更多的人跨越自動駕駛的“鴻溝”,拉近人們與自動駕駛之間的距離。
馭勢科技和上汽通用五菱聯合打造無人物流車,在寶駿基地進行白車身運輸。圖為全天候、無人化運營作業中的無人物流車。馭勢科技/供圖
看到的自動駕駛多數不算是自動駕駛
對于自動駕駛L0到L5的級別劃分,吳甘沙解釋說:“L0其實是一種駕駛輔助,L1才是輔助駕駛。駕駛輔助還是司機在駕駛,系統只輔助性地提供警告;輔助駕駛是系統在駕駛,但司機要隨時輔助并承擔安全責任。”L1是單項輔助駕駛,L2是組合性的輔助駕駛。L3以上才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系統能夠真正負起責任,當系統察覺異常的時候,再把控制權交還給司機。“到L4以上,它不僅僅是自動駕駛,而且無人駕駛已經沒有司機這個角色,當然系統要負起全部的責任。”他說。
關于自動駕駛的發展,吳甘沙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奇數代的L3可能會“難產”。L2目前大家在廣泛使用,L4是大勢所趨,而L3許多人傾向于認為會“難產”。因為L3是實現從司機負責到系統負責的一個重要節點,但是跨越這一節點需要付出極大成本,需要增加很多的冗余,成本要乘以2。當系統不能實現L3的時候,還要降級到L2,所以車輛成本至少要乘以2.5,再加上保險等各方面費用,車輛實際售價可能要高于2.5倍,但是功能看上去卻和L2沒有多大差別。
要等很久才能買到L4的乘用車
在吳甘沙看來,乘用車要真正達到L4級別,意味著要做100萬份試卷,連續拿100萬次100分,“這是一個比較難達到的目標”?;?ldquo;木桶原理”,在L4級別的系統里可能有1000塊以上的木板,一塊木板短了,影響的就是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此外,如今L4級別車都是試驗車,數量很少,很少意味著很貴、無法大規模復制,無法大規模復制意味著沒有辦法大規模獲得數據、驗證駕駛的安全性,導致成本降不下來,L4級的車輛還是很少,陷入死循環。
不過,雖然買不到L4級的自動駕駛乘用車,但有可能先買到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服務。吳甘沙解釋說,一方面,出租車只需要在一個城市內使用,不需要滿世界跑。另一方面,出租車可以實現混合派單模式,如果路線比較簡單可以派出自動駕駛出租車,路線比較復雜可以派出有人出租車,在自動駕駛技術沒有百分之百成熟時,這種方式提高了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落地的可能性。
非載人場景比載人場景更快規?;涞?/p>
對于自動駕駛所適合的場景,吳甘沙認為非載人場景會更快迎來規?;涞?。原因有二:其一,非載人場景對自動駕駛的需求是更加高頻的剛需。比如在物流領域,需要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全天候應用。因此,自動駕駛更具經濟性。其二,在非載人環境下,對于車輛的舒適性要求不高,自動駕駛車輛可以更多地關注安全問題。
不過非載人場景雖然被看好,但未必叫好。比如許多人看好的干線物流,適用于干線物流的L4級重載卡車并沒有在中國實現大規模應用。
再進一步,受制于成本、效率和安全,自動駕駛叫好也未必叫座,自動駕駛只有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才行。吳甘沙以安全為例說:“自動駕駛不僅僅是減少交通事故,還存在很多其他的安全需求,比如化工廠司機的安全保障、機場和口岸的新冠疫情防控、畜牧業生物疫情防控等都有極大的市場需求。”
最后,鑒于中國的交通復雜程度遠遠超過美國,以及自動駕駛涉及到敏感的地理信息數據,必須要由中國公司管理相關數據。因此,吳甘沙堅信中國的自動駕駛問題還得由中國公司解決。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