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集團穩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系列工作
摘要:在堅持自主創新領域,廣汽目前已經自主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超級倍速電池技術、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已試驗成功并將搭載量產車型。截至目前,全集團累計專利申請10288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40%。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2月22日,廣州國資國企實施改革三年行動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廣州新聞中心舉行。廣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吳松在發布會上介紹了該集團穩步推進國企改革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成效。
廣汽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吳松介紹廣汽集團推進國企改革的實踐和成效
吳松介紹,廣汽集團作為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首批企業之一、廣州市汽車制造業龍頭國企代表,在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秉承“敢為人先”的精神,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變革,加快探索構建能夠快速適應內外部變化要求的扁平化、專業化、靈活敏捷的柔性組織,以數字化轉型驅動全面變革。廣汽集團研究制定具體方案和行動舉措,提出了七個方面共計46項改革任務,目前工作總體完成進度超90%,一系列工作穩步推進、成效顯著。
以改革促發展成效凸顯
今年盡管面對國內疫情反復、芯片電池供應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電力供應吃緊等帶來的不利影響,廣汽集團不斷克服困難,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以管理提升行動為抓手,抓改革、謀發展、促轉型。今年1-11月,廣汽集團累計生產汽車187.0萬輛,同比增長3.1%;累計銷售汽車191.1萬輛,同比增長4.1%;累計終端銷售汽車192.9萬輛,同比增長6.6%;連續九年入圍世界500強,位列第176位;以強勁的綜合競爭力為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廣汽集團作為廣東省三家企業之一入選國務院國資委標桿企業,集團數字化轉型項目(G計劃)作為廣東省唯一標桿項目入選,深化改革成效顯著。
明確方向,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
改革行動開展以來,廣汽集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做好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進國資國企做強做優做大。
廣汽集團扎實推進企業綜合改革,在國企改革、管理創新、結構調整、人才引進等方面取得多項改革成果。廣汽集團率先在廣州市屬企業層面開展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建立“一人一方案”的職業經理人差異化考核體系。企業內部全面推進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崗位有任期、職務有職責、業績有目標、失職有調整”。12月18日,廣汽集團22家投資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經營負責人簽署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契約,為廣汽集團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工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上,廣汽聚焦主責主業,激活力提效率。廣汽集團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推動總部層面適時引進戰略投資者,實施“二次混改”。企業層面,全面推進廣汽埃安混改,埃安混改已完成資產重組,下一步會啟動A輪融資和員工持股;同時,完成合創汽車、如祺出行戰略投資人的引入等。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廣汽集團持續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完善干部管理體制,推動干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造就一批德才兼備、作風過硬、善于經營、充滿活力的職業經理人人才隊伍;進一步提升人才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筑就人才高地,建立人才優勢,為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向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持續邁進。
聚焦創新驅動,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
2021年是“十四五”的規劃開局之年,廣汽集團堅持創新驅動、科技轉型,努力開創集團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廣汽集團聚焦“雙碳”戰略,高水平建設的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當前已落實投資305億,落實用地約5230畝,已經建成智能制造區和汽車小鎮。今年發布并實施了GLASS綠凈計劃,組織建立了集團層面的“雙碳”工作機構。廣汽埃安實現品牌獨立運營迎來“一周年”,今年1-11月累計銷量已達到10.57萬輛,同比增長102.3%,提前超預期完成全年10萬輛的銷量目標。廣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全力推進,已完成資產重組,下一步會啟動員工持股和A輪融資,此舉將有利于廣汽埃安擴充資本實力,建立企業創新體制機制,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在新能源汽車日益白熱化的競爭中搶占先機。
在堅持自主創新領域,廣汽目前已經自主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超級倍速電池技術、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彈匣電池系統安全技術已試驗成功并將搭載量產車型。截至目前,全集團累計專利申請10288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40%。
面向未來,廣汽集團將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行動,以創新為引領,推動改革目標的全面實現。直面競爭與挑戰,廣汽集團將積極發揮國企改革“雙百企業”的排頭兵作用,助力廣東省、廣州市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全國前列,為汽車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