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創新基地正式啟動

2022-09-05 10:54 中國發展網
泰達汽車論壇 新能源汽車 智能

摘要:中汽中心自覺承擔服務政府、服務行業的責任,展開國際汽車市場和政策研究,深度參與國際汽車標準法規協調,提供國際檢測認證服務,并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領域開展國際研究合作,不斷提升中國在全球的產業地位與品牌影響力。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9月3日,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創新基地在2022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宣布啟動。作為業界首個國際化主題創新平臺,該基地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發起,旨在搭建汽車產業國際化協同與創新平臺,面向新時代的全球化課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中汽中心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華,以及長安、吉利、賽力斯、廣汽埃安、天際、愛馳、合眾、零跑及比亞迪等企業代表參與啟動儀式,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image002

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創新基地正式啟動

周華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創新基地是主動響應行業訴求而成立的開放平臺,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旨在行業內形成聯合發展、優勢互補、成果共享的創新機制,發揮在政府部門、主管機構、中國汽車企業間的紐帶作用,搭建資源共享的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凝聚行業力量,深化汽車產業國際交流合作,助推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提升中國品牌形象和國際競爭力。”

 

image004

中汽中心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周華講話

應需而生,聚焦中國汽車產業出海新課題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走出去”已經成為必然選擇。中國品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產業國際化發展進入關鍵階段。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01.5萬輛,同比增長1倍以上,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出口國。

與此同時,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和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下,中國車企國際化經營發展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標準法規、檢測認證等領域仍存在技術壁壘,海外市場、政策信息獲取渠道有待完善,突發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仍需提升。因此,搭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企業的國際化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行業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和協同聯動的需求日益迫切。

在此背景下,中汽中心經過充分調研,協同中國汽車企業、行業組織等力量,發起成立國際化創新基地,以聚合多方優勢形成強大合力,為中國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image006

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創新基地標識

匯集創新力量,賦能高質量全球化發展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不僅要充分開發國內市場,還要統籌利用國際市場,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民族汽車品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

當前,我國汽車產銷規模全球領先,并在智能網聯汽車等前沿領域保持先發優勢。多年的持續耕耘,使得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穩步提升。經過全球新冠疫情、芯片緊缺等不利因素的考驗,中國汽車產業鏈更展現出強大的韌性。

未來五到十年,是中國汽車產業乘勢而上、加快轉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創新基地將聚合中國汽車“出海”先行者,鏈接行業優勢力量,以融合、聯動、前瞻為原則,實現成員之間高效合作及資源共享,強化“中國隊”的集群優勢。

中汽中心持續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

作為創新基地的發起者,中汽中心是在國內外汽車行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綜合性科技企業集團,具備覆蓋汽車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的技術服務能力。

一直以來,中汽中心持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融入全球,在德國、日本設立了子公司及常駐辦事處,并在瑞士設立我國標準化領域首個海外專門機構——中國汽車標準國際化中心。中汽中心自覺承擔服務政府、服務行業的責任,展開國際汽車市場和政策研究,深度參與國際汽車標準法規協調,提供國際檢測認證服務,并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領域開展國際研究合作,不斷提升中國在全球的產業地位與品牌影響力。

以體系能力為基礎,以創新基地為平臺,中汽中心將與各方攜手,瞄準世界科技的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繼續提升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地位,合力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實現由大到強的新跨越。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