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經 正文

首屆“興智杯”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行業賦能專題賽決賽暨人工智能行業賦能高峰論壇舉行

2023-01-17 11:00 中國發展網
人工智能

摘要:在頒獎儀式環節,余曉暉介紹了本屆賽事的整體情況,通過大賽遴選出一批高質量、貼合產業場景需求的解決方案,攻關一批“有數據、有場景、有需求”的應用技術熱點、難題,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1月5日,首屆“興智杯”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行業賦能專題賽決賽暨人工智能行業賦能高峰論壇在線上成功舉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任愛光,科學技術部規劃司副司長邢懷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曲曉杰,廣州市副市長江智濤,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胡志剛,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段希,廣州無線電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龐鐵等領導出席。

本次活動由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政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承辦,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協辦?;顒右?ldquo;融合、開放、賦能”為主題,邀請政府領導、業內知名專家學者、國內領先企業代表等嘉賓齊聚線上演播廳,共同探討AI賦能行業應用的模式與路徑。整場活動吸引三萬余人通過視頻號、大賽官網、直播平臺等渠道在線觀看。

任愛光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創新“揭榜掛帥”機制加快人工智能技術產品落地,支持創建11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并大力推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產業發展生態。“興智杯”大賽是選拔人工智能優秀人才、孵化創新成果、加速應用落地的重要渠道。未來將和各界一道,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加速智能技術賦能社會民生,共同開創智能產業生態繁榮發展新局面。

邢懷濱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和在經濟社會中的應用,依托行業領軍企業建設了一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支撐服務全社會創新創業人員和中小微企業投身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促進人工智能技術成果的擴散與轉化應用。希望大賽能夠成為人工智能創新創業領域的一面旗幟,吸引更多創新人才和團隊借此平臺展示才華。

曲曉杰表示,近年來廣東省緊抓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產業規模、區域發展、技術創新等方面發展迅速,已初步形成“軟硬件開發+核心技術研發+行業領域智能化”的人工智能全產業鏈。下一步廣東省將以“興智杯”大賽為契機,抓好“強基固本”“聚勢成峰”“創新領航”“智慧賦能”和“和合共融”五大行動,營造創新創業良好氛圍,構筑多元創新生態系統。

江智濤表示,近年來廣州緊抓創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重大機遇,打造了以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龍頭的“一核牽引、多點支撐”空間發展格局,通過本次大賽,挖掘出一批代表領域內領先水平的應用標桿方案、特色企業和專業人才,有效提升了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水平,相信相關成果必將有效帶動全國多個行業轉型升級。

段希表示,本次大賽對于天河區未來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聚集優質資源、提升創新動能、賦能各行各業、營造良好區域的產業生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希望賽事選拔出來的優質科技成果能夠在天河落地轉化。

在頒獎儀式環節,余曉暉介紹了本屆賽事的整體情況,通過大賽遴選出一批高質量、貼合產業場景需求的解決方案,攻關一批“有數據、有場景、有需求”的應用技術熱點、難題,取得顯著成效。

此次行業賦能專題賽共吸引來自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和美、英、日等11國近7000名選手參賽,通過角逐遴選出112支優秀團隊,其中一等獎30個、二等獎40個、三等獎42個。國家能源集團物資公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廣州中科新知科技有限公司的三支獲獎團隊代表發表了參賽心得和經驗,分享了對于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發展的新觀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熊剛、中山大學林浩添兩位評審專家表示,此次競賽作品技術創新性強、落地前景好,賽事的成功舉辦也充分體現了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

本次活動還邀請了云從科技、深勢科技、華南理工大學、廣電運通等優秀專家進行主題演講,分享我國人工智能建設方法和經驗,召開“AI賦能產業,構筑創新基石”圓桌論壇,成立廣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專家委員會,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思路和路徑。當天下午還舉行了人工智能賦能行業專題論壇,圍繞細分領域賦能案例、算力支撐體系建設等主題展開交流探討。

首屆“興智杯”全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興智賦能”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行業賦能和生態構建等發展痛點、難點,吸引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的優秀人才同場競技,以賽促研、以賽促用、以賽育人,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化落地。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