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建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續寫公司成長與城市發展新華章
摘要:在經營業績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公司積極承擔國企責任。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工作部署要求,駐點幫扶村肥西縣花崗鎮楊灣村,采取有效幫扶措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中國發展網訊 合肥城建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1983年成立的“合肥市兩路改造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合肥市城市改造工程指揮部辦公室)”,是安徽省第一家房地產上市公司,具有國家壹級開發資質和AAA級信用評價等級。公司專注于地產開發建設,項目輻射安徽合肥、安徽蚌埠、安徽宣城、江蘇南京、海南三亞等地。公司入圍“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百強”“安徽省企業百強”等榜單;開發的產品榮獲“魯班獎”“廣廈獎”“國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等多項國家級殊榮。
近年來,為實現高效發展,推動轉型升級,公司完成了對合肥工投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并購重組,發展戰略升級為“一引(雙核)兩翼一助推”,即以住宅地產、產業地產為牽引,代建管理、物業服務為兩翼,租賃業務為助推,四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力,共促發展。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資產總額 380億元,凈資產總額 96.43億元。
在經營業績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時,公司積極承擔國企責任。認真貫徹落實鄉村振興工作部署要求,駐點幫扶村肥西縣花崗鎮楊灣村,采取有效幫扶措施,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投身地方建設,參與肥西安置房、肥東工業廠房、通用機場及空港國際小鎮建設等,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公司將牢記“以城市建設為己任,發展企業,服務社會”的使命,聚焦合肥、立足安徽、放眼長三角,謀勢而動、乘勢而上,走出一條高質量轉型發展道路,繼續書寫公司成長與城市發展交相輝映的時代華章!
公司成立初期,致力于合肥市舊城改造,成功改造了長江路、金寨路,沿路整體面貌大為改觀,給合肥城市建設吹來了改造春風。后又相繼改造建設了安慶路、義倉巷等19個住宅區和組團,建成了九州、黃山、天都、農金大廈等10棟高層以及城隍廟、七桂塘2個大型商場。公司首創了“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經驗。
位于合肥市區西側偏北的琥珀山莊于1994年7月榮獲國家建筑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并榮獲城市住宅小區建設試點綜合“金牌獎”以及規劃、設計、工程質量、科技進步四個單項一等獎,囊括了全國城市住宅小區試點建設全部獎項的最高獎。琥珀山莊開發建設的成功經驗是多方面的,概括來說,就是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有機統一,實行嚴密的組織、嚴格的管理,充分發揚團結協作、攻關奉獻的精神,以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創建了高水平建設項目,探索出一條“造價不高水平高、標準不高質量高”的住宅建設發展新路子。
作為合肥市第一個國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同時也是安徽省節能省地環保型住宅示范項目,琥珀名城沁園小區項目本著超前性、先導性和示范性原則,運用現代手法,精心策劃、精心設計,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水體等自然環境,建成一個配套齊全、生活便利、環境優美、生態節能的溫馨家園,對合肥市的住宅建設起到示范作用,對推動合肥市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的規?;a和合肥地區的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
濱湖沁園項目為安置房小區,該項目榮獲第九屆(2019—2020年度)“廣廈獎”候選項目,是安徽省唯一入選項目,也是全國唯一入選的安置房小區項目。沁園項目的建設,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地方施工企業轉型及建筑產業化的發展。該項目多次被選為裝配式住宅觀摩點,對裝配式的推廣起到重要作用。項目榮獲“國家級示范工地”一項、“安徽省建筑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工地”三項、“合肥市建筑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工地”三項、“合肥市建筑工程優質結構工程”十六項等多項榮譽。
琥珀東樾里項目被評為“2022年安徽省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裝配式建筑作為新時期國家大力發展的新型建造方式,有力促進建筑業新舊動能轉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發展質量。該項目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結合BIM技術,著力實現建造活動綠色化、建造方式工業化、建造手段信息化、建造管理集約化、建造過程社會化。推動建造過程相關要素的融合,提升項目建造水平,提高建筑產品的質量,增強居住環境的宜居與舒適感,踐行“提高質量、提高效率、減少污染、減少人工”的理念。
為深入貫徹落實裝配式建筑工作部署和要求,合肥城建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多渠道、多場景推廣裝配式建筑技術應用。截至目前,公司裝配式建筑累計開發、代建項目7個,總建筑面積172萬平方米,裝配率均在50%以上。公司于2023年4月完成“第四批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的申報,目前已通過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初審,推薦上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待省廳組織專家復核后列入安徽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發展裝配式建筑可顯著提高建筑綜合品質和性能、施工安全和質量,是建設領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合肥城建將拓寬裝配式建筑應用范圍,積極順應新形勢,貫徹落實新要求,持續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邁向新高度,為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建筑工業化道路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