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東南佳:“智造”引領 激發新質生產力
摘要:“這就是智能工廠的獨特魅力。在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平臺的助力下,我們公司一線員工從230人減少到了167人,人員減少了近30%,但產能卻提高了30%以上。”東南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夏南自豪地介紹道。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0日,在湖北東南佳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自動加工車間里,自動機班長劉行正專注地調試著機器。身后,智能化產線全力運轉,車間內的大屏幕實時顯示著最新的生產情況和數據。
走進東南佳的“智能工廠”,與傳統嘈雜的生產車間大不相同,這里除了一條條長長的生產線和各種自如運行的設備,作業的工人寥寥無幾。
“這就是智能工廠的獨特魅力。在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平臺的助力下,我們公司一線員工從230人減少到了167人,人員減少了近30%,但產能卻提高了30%以上。”東南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夏南自豪地介紹道。
湖北東南佳新材料有限公司坐落于胡場鎮,主要致力于汽車電機用碳刷和刷架總成產品以及新能源汽車碳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寶馬、大眾、特斯拉、保時捷等眾多知名客戶,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前列。
智能化、數字化場景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早在多年前,東南佳就開始提前布局,累計投入600多萬元進行“智改數轉”。從去年起,公司不斷更新生產設備,陸續更換優化了80多臺設備,持續提升裝備數控化率。如今,生產線上的智能設備已達近200臺,公司也被認定為省級智能工廠。
以碳刷車間為例,在“智造”唱主角之前,這里有30名工人,而現在只需6人就能完成所有工序。“工作量沒有變化,但手動作業升級為機器作業,節省了周轉時間和溝通成本,還提升了產品質量。”夏南說,公司主要對原來人工需求大、操作復雜的點位進行自動化升級,在提升產量的同時,也提高了產品的穩定性。“相較于2023年,今年產值提升了近25%。”
向“智”求變,向“新”發力。東南佳還研發出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和數字化系統,實現了生產數據可視化和生產過程透明化。產線上配備的電子信息看板,可對全產線實現集中操控,實時收集、分析各項生產數據,確保生產穩定高效。
夏南表示,公司將錨定打造“黑燈工廠”的目標,持續推動“智改數轉”,加快廠區之間的升級銜接,構建“生產精益化+設備自動化+數據規范化+管理信息化”的數字化工廠,切實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仙桃,像東南佳這樣依靠數字化改造、智能化升級激活發展新動能的傳統產業還有很多。過去,仙桃依靠食品加工、紡織服裝、機械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進百強、沖千億,建立起堅實的工業底盤。如今,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成為仙桃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加速創新,許多前沿技術滲透到紡織、服裝、化工等傳統產業并與之深度融合,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重要引擎。比如,唯美醫療建設5G全連接工廠,實現降本增效,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在毛嘴鎮,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紡織服裝行業,140多家服裝企業更新智能服裝生產線300余條,破解了“招工難”問題。
“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技術。”許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業,都是從勞動密集程度較高的傳統產業中改造升級而來的。立足產業基礎,堅持從實際出發,從補齊短板和突破瓶頸入手,加強新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推廣應用,期待更多的傳統車間、產線冒出“新質味兒”,為仙桃高質量發展匯聚澎湃動能。(廖亮 孔德威 周彬)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