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去產能重點領域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2020-06-23 08:57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去產能 鋼鐵行業

摘要:鋼鐵行業提前兩年完成了化解過剩產能1.5億噸以上的目標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徹底清除了“地條鋼”產能,市場環境更加公平有序。

郭丁源

“全面鞏固去產能成果,堅決防止已退出項目死灰復燃。”《關于做好2020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指出了2020年去產能的方向??吹?ldquo;全面鞏固”這個詞,筆者不由回憶起2016年伊始的國家層面去產能政策,那時,還僅是強調“著眼大局、堅持去產能”“堅定不移推進”,提法表述的變化充分說明了國內去產能形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全面鞏固意味著去產能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8年,鋼鐵行業提前兩年完成了化解過剩產能1.5億噸以上的目標任務,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徹底清除了“地條鋼”產能,市場環境更加公平有序。截至2018年底,煤炭行業累計化解8.1億噸,通過過剩產能的化解,實現了市場供需基本平衡,從2012~2015年的行業嚴重供大于求,到近幾年基本實現了供需平衡。

鋼鐵和煤炭企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追求規模效益,企業聯合重組是提高集中度的有效途徑?!锻ㄖ饭膭罴涌焱七M兼并重組。堅持市場主導、企業主體和政府支持相結合,統籌推進企業改革和兼并重組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煤礦數量從2015年底的1.2萬多處已減少到去年底的0.56萬處,并且大型現代化煤礦的比重大幅提升。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全國大型煤礦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近八成。近年來,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除了曾經轟動業內的寶武鋼合并,新寶武鋼還陸續吸收了馬鋼等優質企業,行業內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隨著去產能政策的實施,市場的供求關系明顯好轉,企業盈利狀況也明顯好轉。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我國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為8.09億噸、9.96億噸、12.0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3%、8.3%和9.8%,粗鋼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重點統計會員鋼鐵企業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6.6億噸、7.37億噸和6.94億噸,同比分別增長3.73%、4.57%和5.29%。這標志著,去產能后的企業產量穩中有升,效益持續良好。

當然,提到去產能就不能不提到產能過剩。目前,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今年以來,雖然局部地區因疫情影響出現了產量與實際消費間的階段性錯位現象,相關行業的產能釋放按照市場變化進行了調整,但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

另外,隨著迎峰度夏的到來,煤電油氣運需求大幅增加,局部地區高峰時段依然會存在保障壓力,一些地方可能會打著煤炭優質產能釋放和保供應的幌子,放慢去產能步伐,甚至讓一些注定要被淘汰的落后產能趁機死灰復燃。對此,也應嚴加防范,堅決防止已退出項目死灰復燃,應退盡退。《通知》強調,各地區和中央企業要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履行主體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原則上在2020年底前完成已摸底確定并上報的鋼鐵、煤炭行業“僵尸企業”處置工作。

去產能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盡管以鋼鐵煤炭為主的重點領域行業去產能任務基本已提前完成,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就此松懈。事實上,除了鋼鐵、煤炭外,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同樣面臨著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去產能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通知》提出,各地要統籌去產能和“十四五”發展,充分運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加快推進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著力解決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推動實現鋼鐵煤炭煤電行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這意味著要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并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能過剩行業的去產能工作,這也意味著下一步的去產能工作涉及面更廣、要求更嚴格、態度也更堅決。

疫情暴發以來,國內經濟發展“十分不易、成之惟艱”,去產能工作事關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成敗,事關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率。如《通知》所強調,加快推動落后產能退出,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充分發揮市場調節和宏觀調控作用,淘汰關停不達標落后煤電機組和堅決杜絕新發生違規建設煤電項目。

也因此,要繼續通過去產能這一宏觀政策構建科學合理、安全環保、協同發展的產業布局,推動鋼鐵、煤炭、電力企業兼并重組和上下游融合發展,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科技創新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推動產業向專業化、高品質和價值鏈高端延伸,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劉維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