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能源 正文

組建全新純電動汽車公司 吉利將補新能源領域短板

2021-02-26 10:44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電動車

摘要:按照新的模式,吉利汽車將為旗下電動車產品開設城市展廳,其中部分與經銷商合作,另一部分則由公司直接管理,以控制價格和庫存。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記者 | 郭丁源

“基于全球汽車產業變革及應用環境變化,吉利正在制定‘兩個藍色吉利行動’計劃。”近日,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一次講話中表示,吉利將組建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公司,正面參與智能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吉利通過把電動車技術和產品市場各方面整合起來,形成獨立的電動化思路和推進模式,效率會比通過傳統汽車部門去推進快很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吉利主要目的還是加速電動車業務的發展。

獨立板塊專注新能源

據悉,吉利汽車將成立一個新實體,探索電動汽車產品規劃、營銷和銷售的新方式,這有別于電動車和燃油車一起銷售的行業慣例。按照新的模式,吉利汽車將為旗下電動車產品開設城市展廳,其中部分與經銷商合作,另一部分則由公司直接管理,以控制價格和庫存。

事實上,早在2015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吉利就發布過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戰略——“藍色吉利行動”。在上述戰略框架下,到2020年,吉利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要占整體比例90%以上;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比達35%。其新能源戰略,兼顧了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三種技術路線。乘聯會數據顯示,2015~2016年,帝豪EV總銷量逾4萬輛;2016年,比亞迪、吉利、北汽穩居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前三。而隨著比亞迪等車企的持續發力,吉利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落后。

“對于新能源板塊較弱的吉利汽車來說,‘拆分’并獨立運營電動車業務,或有助于其補短板。”在崔東樹看來,在新能源領域吉利不僅未能將燃油車市場的優勢自然過渡到新能源領域,還在經營新能源新品牌時,沿用不清晰的產品、品牌戰略,導致遠未達到預期。

重新趕超

2020年,吉利全年銷售新車132萬輛,連續第四年坐上自主品牌車企銷量冠軍位置。然而,在新能源車領域,吉利銷量僅為6.81萬輛,同比大幅下滑4成以上,僅占總銷量的5.16%。不僅如此,乘聯會2020年新能源車銷量排名顯示,銷量前十的車型中,吉利旗下品牌均未上榜。在全球汽車市場向電動化全速邁進的背景下,吉利的“偏科”也成為了其發展的一個痛點。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近日撰文指出,傳統車企的電動化轉型必須要為新業務建立起獨立的組織DNA,不能與傳統汽車業務混為一談。而吉利汽車此次對新能源業務的全面整合,正與“分區經營”的理念不謀而合,即賦予新能源業務完全獨立的生命力。

進入2021年,吉利的多項戰略合作讓汽車業為之側目。1月11日,吉利宣布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兩天之后,吉利宣布牽手富士康,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1月19日,吉利再次宣布與國內互聯網巨頭騰訊戰略合作;1月29日,吉利則發布了與Faraday Future簽署框架合作協議的消息,雙方計劃在技術支持和工程服務領域展開合作,并探討由吉利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提供代工服務的可能性。

瞄準資本市場

目前圍繞新能源汽車,造車新勢力和科技公司相繼入場,傳統車企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李書福去年在一個公開場合提出,“當今世界電動汽車行業群雄逐鹿,在資本狂歡勁舞的推動下,大家的小日子都過得不錯。但是,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規模,最終全球汽車工業企業存活下來的數量不會太多,只有規模企業才能生存下來。”

近日,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安聰慧公開表示,“按照現有規劃,2021年開始,多款基于浩瀚架構的新車型將陸續投放市場。2021年將成為吉利的科技轉型與智能電動汽車發展的全速之年。”

責任編輯:劉丹陽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