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綠色能源牌 云南曲靖經開區加快建設世界“光伏之都”
摘要:目前,曲靖隆基二期20GW硅棒及切片、曲靖陽光三期20GW硅棒及切片項目即將開工建設,海生潤光伏玻璃項目完成備案,曲靖隆基電池片項目已經簽約,天津中環、晶科能源、阿特斯、東方日升等全球知名光伏企業項目正積極洽談。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楊詠、記者劉穎報道 陽春三月,珠源大地,春意盎然。在云南曲靖經開區南海子工業園區硅光伏產業基地,遠遠望去,一座座標準化的現代廠房拔地而起。走進曲靖隆基項目現場,運輸車輛、施工機械來回穿梭,車間內正在進行單晶硅拉棒、切片,產品檢測、包裝,廠房內外呈現一幅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近年來,云南省曲靖市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貫徹落實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決策部署,舉旗定向打好綠色能源牌,搶抓光伏產業快速增長帶來的市場機遇,在國家級曲靖經開區高標準規劃了9.89平方公里硅光伏產業園,圍繞“多晶硅-單晶硅棒-單晶硅片-電池片-組件應用”全產業鏈布局,全力打造綠色硅光伏產業基地,建世界“光伏之都”,推動綠色能源與綠色制造深度融合,把清潔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曲靖經開區負責人介紹,2017年12月,曲靖陽光一期2GW、曲靖晶澳一期3GW硅棒及切片項目開工建設,拉開了曲靖硅光伏產業發展的序幕, 兩個項目均于2019年先后建成投產。2019年12月,曲靖陽光二期5GW硅棒及切片項目開工,2020年11月實現試生產。2020年3月,曲靖隆基一期投資43億元的10GW硅棒及切片項目開工,11月投入試生產。2020年11月,曲靖晶澳二期20GW硅棒及切片項目,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9月建成投產,預計到2021年底,全市將形成40GW硅棒、40GW切片產能規模,達產后產值可達360億元,硅光伏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呈現出較好的集聚態勢,龍頭企業的“磁場效應硅光伏”充分彰顯。
圍繞國家2030碳達峰和2060碳中和目標,在未來40年極大促進我國產業鏈的清潔化和綠色化。能夠切實把握碳中和發展趨勢,抓住人類向綠色、低碳和零碳轉型機遇的人,才能在未來立于不敗之地。近年來,光伏產業技術不斷進步,發電成本顯著降低,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終端需求快速增長,成為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賽迪智庫研究報告,截至2020年底,全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253.43GW,同比增24.1%,預計“十四五”期間,全國光伏發電量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光伏年均新增裝機容量達70~90 GW,光伏產業正處于快速增長期。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曲靖市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速硅光伏和新能源電池等產業發展,建設全省綠色能源和綠色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目前,曲靖隆基二期20GW硅棒及切片、曲靖陽光三期20GW硅棒及切片項目即將開工建設,海生潤光伏玻璃項目完成備案,曲靖隆基電池片項目已經簽約,天津中環、晶科能源、阿特斯、東方日升等全球知名光伏企業項目正積極洽談。
曲靖市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市將加大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服務企業“三項制度”,進一步在曲靖經開區推行“先建后驗”“服務代辦”等機制,為產業發展打造一流的“軟環境”,助推項目快速落地見效。在硅光伏產業攜手行業領軍企業不斷延鏈補鏈強鏈,力爭到2025年,形成20萬噸多晶硅、100GW硅棒、100GW切片、50GW電池片、40GW組件、300萬噸光伏玻璃產能規模,實現產值1800億元以上,讓“世界光伏之都”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與此同時,曲靖市依托磷酸鐵鋰產業基礎,在國家級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6.92平方公里新能源電池產業園,加速布局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配套項目,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力爭到2025年,形成50萬噸磷酸鐵鋰、5GWh動力電池、30GWh儲能電池、30萬噸負極材料產能規模,新能源電池產業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建成國內一流的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