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碰撞低碳發展 共謀路徑碩果累累
摘要:《貴陽宣言》的發布,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貴陽方案”“中國智慧”,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本報記者 | 吳承坤
近日,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閉幕。本屆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來自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的3200余名代表圍繞“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主題進行了智慧碰撞,取得了的豐碩成果。
《貴陽宣言》發布
為和諧共生提供“貴陽方案”
論壇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為中國入選《IUCN綠色名錄》的13個自然保護地授牌,并發布了呵護自然之美·促進綠色發展——高質量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貴陽宣言》。
《貴陽宣言》提出,將圍繞以生態文明為引領,建立和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人類福祉;堅持嚴格保護,保障世代傳承;倡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方式等十二方面,努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高質量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增強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維護生態安全。
“呵護自然之美·促進綠色發展——高質量推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不僅僅是中國主張,更是當今全球共識。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是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具有全局性、統領性、標志性的重大制度創新。
《貴陽宣言》的發布,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貴陽方案”“中國智慧”,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綠色產業招商推介項目
引資規模超千億
在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暨綠色發展企業家高峰對話”主題論壇上,發布了《貴州省2023綠色產業招商推介項目》,推出綠色產業招商推介項目220個,擬引資規模共1298.82億元。涉及新能源汽車及電池材料、現代能源、茶、中藥材、文化旅游、大數據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及裝備制造等產業。其中,新型工業化項目76個、新型城鎮化項目21個、農業現代化項目63個、旅游產業化項目60個。
貴州把2023年作為“產業大招商突破年”,全省各地各部門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頭號任務、“一把手”工程,圍繞綠色產業開展多形式、多渠道招商對接洽談,促成一批綠色產業投資項目達成合作。
論壇現場,進行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綠色產業項目”及“貴州省重大綠色發展項目及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F場簽署2個戰略合作協議和12個產業投資項目,涉及北京國能中電控股、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廣東泛海實業等知名企業,涵蓋現代能源、新能源汽車及電池材料、文化旅游等產業,簽約金額122.36億元。
主題論壇聚焦
綠色低碳經濟實現路徑
作為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17個主題論壇之一,“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涉及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碳匯能力鞏固提升、氣候變化預測預估、中國式現代化內涵等核心主題,圍繞碳排放、經濟發展、能源安全、生態保護、居民生活等方面,為綠色化低碳化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理論邏輯、現實基礎和實現路徑。
“此次圍繞雙碳工作實踐進行論道,通過論壇聚集領域里高層次研究隊伍,形成思想共識,為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與科技創新促進雙碳工作發展提供可借鑒方案,對貴州未來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賀克斌說。
據悉,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環境質量的歷史性提升,森林覆蓋率持續上升,綠色經濟占當地GDP比重達45%,“世界自然遺產地”數量全國第一,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在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連續獲得“優秀”等次,30項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成果被列入國家推廣清單,有效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剪刀差”。
論壇現場還發布了《貴州省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2023年)》和廣東省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產業發展研究及實驗結果。同時還舉行了“綠水青山”生態產品認證授牌儀式和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啟動儀式。
貴州生態產品交易中心首筆森林碳票交易業務也在現場簽約。本次簽約交易標為82畝森林碳票,交易金額為31.76萬元,該筆森林碳票交易將用于履行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設項目占用林地的生態修復責任。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