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振興如何取得新突破——以吉林為例
摘要:近年來,吉林不斷對標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回應企業和群眾的期盼和訴求,著力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積極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相關制度,通過不斷推動“放管服”改革,在公開透明、高效便捷、公平公正的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基本實現了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只跑一次”。2020年,吉林省民間投資增長9.8%,全省億元及以上在建項目個數增長了17.6%。
聶洋
2020年各項經濟發展指標數據出來后,東北三省中吉林的發展形勢較好。2020年吉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地區生產總值為12311.32億元,同比增長2.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居東北首位。從中心城市發展來看,今年1月份,長春財政收入111.3億,排東北第1位。從城市輻射強度來看,長春位居全國第8位,成為東北之首。綜合來看,吉林的振興發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個方面:
一、狠抓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東北區域經濟發展的最大硬傷,也是最為人詬病的痛點,東北要想取得突破性發展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持之以恒抓好營商環境的改善。與對口援助的浙江省相比,吉林主要的差距在營商環境上。吉林不斷對標全國一流營商環境,回應企業和群眾的期盼和訴求,著力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積極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相關制度,通過不斷推動“放管服”改革,在公開透明、高效便捷、公平公正的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基本實現了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只跑一次”。2020年,吉林省民間投資增長9.8%,全省億元及以上在建項目個數增長了17.6%。
二、鞏固傳統優勢產業
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東北振興需要幫助傳統優勢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使傳統優勢產業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和東北振興的“先手棋”。從吉林省來看,2020年經濟發展在東北突顯出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力支持一汽集團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2020年,一汽實現整車銷量370.6萬輛,同比增長7.1%。2021年,集團計劃銷售整車超過400萬輛,同比增長7.9%以上。今年1月份,一汽總體銷量為420458輛,同比增長18.9%。上汽的銷量為40.3萬輛,一汽超過上汽成為全國第一大汽車銷售集團。這是近20年以來,一汽第一次成為汽車行業的老大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吉林省全力支持一汽發展壯大的結果。
三、發揮區位優勢
東北區位優勢非常明顯,有港口、有中歐班列的兩個重要出境口岸,緊鄰俄羅斯、日本、韓國。東北的振興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做好做足國內國外雙循環這篇大文章。2020年,國務院批復同意了吉林省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提交的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總體方案,致力于打開產業、科技、貿易、人文、環保等多領域開放合作的新局面,創新中外合作體制機制。相比海運需要近60天,中歐班列從長春出發,只需10多天就能到達歐洲各國。據報道,去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內中歐班列(長春—滿洲里—歐洲、長春—漢堡),共承運貨物10283標箱,同比增長27.51%。今年1月至今,中歐班列(長滿歐)已承運進出口貨物1000余標箱、貨值約人民幣6.5億元。吉林通過不斷推動對外交流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東北冰雪經濟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吉林省處于“冰雪黃金緯度帶”,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發展冰雪經濟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吉林致力于打造中國冰雪經濟高地,冰雪經濟已成為推動吉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充分發揮冰雪資源大省的優勢,全力打造冰雪產業強省和世界級冰雪旅游目的,突出“高位推動、政策拉動、項目帶動、產業聯動、營銷促動”,建設以“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冰雪文化”為核心的“3+X”冰雪全產業鏈,吉林走出了一條由推動冰雪旅游到發展冰雪產業的冰雪經濟創新發展新路子。據報道,目前吉林省雪場數量占全國4.5%,索道數量占全國14.8%,雪道總面積占全國18.1%。2018—2019年雪季,接待游客8431.8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98.08億元,分別比起步之年(2015—2016年)雪季增長了62%和86%。
(作者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民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