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陜西:譜寫新時代三秦大地追趕超越新篇章

2021-04-07 09:50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陜西 十四五

摘要:精準施策穩主體,狠抓項目擴投資。把握政策實施的時度效,頂格執行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適時研究出臺新措施,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楊虹  茍俊

2020年是陜西省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在陜西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經濟恢復好于預期,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5年來,陜西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陜西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確保“十四五”開好局,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絕對貧困徹底解決,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全面完成

陜西省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陜西省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3%,人均突破1萬美元。創新型省份建設成果豐碩,大飛機“起飛”、“嫦娥”探月、珠峰“測高”體現了陜西科技擔當?,F代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健全,區域城鄉發展更加協調,陜西省城鎮化率提高5.5個百分點。

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288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24.93萬戶貧困群眾搬入新居,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歷史性解決。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放管服”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成效明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均增長16.4%和10.2%。

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自貿試驗區21項典型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綜合保稅區數量居全國第六位,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不斷走深走實。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秦嶺違建問題徹底整治,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持續推進,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全面完成,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效顯著。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就業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分別增長7.5%和8.9%。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益完善,法治陜西、平安陜西建設扎實推進,三秦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提升。

2020年攻堅克難,經濟恢復好于預期

2020年,面對錯綜復雜形勢、艱巨繁重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在陜西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經濟恢復好于預期,實現生產總值2.62萬億元,增長2.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9%和8%。

“我們迅速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干部扎根疫情防控一線,特事特辦保障防疫物資生產供應,有效遏制疫情蔓延。”陜西省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陜西省還出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系列政策舉措,逐月研判經濟形勢,建立“陜企通”服務平臺,頂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

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突出問題,開展“三排查三清零”行動,落實“人盯人”“一對一”舉措,18.34萬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發展新動能持續壯大,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精準施策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新時代追趕超越關鍵之年。陜西省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6.5%和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精準施策穩主體,狠抓項目擴投資。把握政策實施的時度效,頂格執行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適時研究出臺新措施,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

實施高質量項目建設行動計劃,舉辦重點項目觀摩、重大項目開工月等活動,在“兩新一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農業農村等領域實施一批揚優勢、補短板項目,省級重點項目投資4200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左右。

做好專項債項目謀劃申報,加強重點項目融資對接,持續推進市縣融資平臺整合升級,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力爭企業債券融資超過3000億元。

深化“兩鏈”融合發展。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聚焦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工程等關鍵環節,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和產業應用,補齊中試短板,推動創新鏈條向前端延伸,引領風口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壯大。實施百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行動,推動就地轉化,力爭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1600億元。

——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持續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和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促進數字技術、網絡技術、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以價值鏈延伸推動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健康養老、家政物業、體育健身等產業。加快建設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創意街區,積極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

——加快建設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內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

加強與東部沿海城市、港口合作,吸引外貿企業聚集,培育大宗商品貿易產業,發展內陸港多式聯運。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示范作用。

積極推進“一帶一路”綜合改革開放試驗區、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范區建設。

責任編輯:李振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