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CMF報告:聚焦“中國特色財政政策體系建設:財政政策如何更加積極有為?”

2021-07-15 14:21 中國發展網
減稅降費 控制 財政支出

摘要:如何確保實質性減稅降費政策有效落地和更好發揮作用?報告認為,首先要控制支出,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如果政府支出不變或增加,減稅降費必然意味著要增加赤字和增加債務,如果想維持政府債務不變,甚至想削減政府債務,同時還要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就意味必須要削減支出,因此,減稅降費的邏輯起點在于控制支出。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7月1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熱點問題研討會召開,研討會聚焦“中國特色財政政策體系建設:財政政策如何更加積極有為?”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賈俊雪教授發布主題報告。

報告指出,新時代的財政政策主要是轉型發展的態勢。大規?;A設施政策在逐漸淡出,原因是靠其拉動經濟的模式難以持續。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理念,這些都需要激發市場活力、激發企業活力和企業創新能力。

2016年以來,國家推行了一系列的減稅降費政策,營改增、個人所得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降低社保費率等,2015年職工五項社??傎M率41%,經過六次下調,2019年底降至33.95%。2016~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達到7.6萬億元。其中,抗疫時期,積極財政政策出現了一些變化,預算赤字率2020年為3.6%以上,增加了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2020年,7批28項減稅降費累計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6萬億元,減稅降費力度很大。2021年,財政政策繼續執行制度性的減稅政策,延長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等政府優惠執行期限。

如何確保實質性減稅降費政策有效落地和更好發揮作用?報告認為,首先要控制支出,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如果政府支出不變或增加,減稅降費必然意味著要增加赤字和增加債務,如果想維持政府債務不變,甚至想削減政府債務,同時還要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就意味必須要削減支出,因此,減稅降費的邏輯起點在于控制支出。

如何有效控制支出,為減稅降費政策騰出政策空間,前提是確保財政可持續性,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減少政府干預,推進市場化改革,比如適度放開基礎設施,教育和醫療衛生等領域,進一步理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減少政府的過多干預。

基礎設施投資規模要適度削減,調整投向。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適當下放財權、上移支出責任,控制轉移支付規模。完善財政管理,提高支出效率,就可以為減稅降費騰出政策空間。尤其要警惕民生性“面子”工程,長期以來民生性服務是短板,但需要警惕或注意在提供民生性服務過程中的支出浪費和支出效率低下的問題。

強化前瞻性赤字管理,拓寬預算赤字指標口徑,比如制定5年、7年滾動赤字管理體制,加強中長期財政規劃管理對于年度預算的約束。

嚴格控制赤字貨幣化,特別是地方投融資平臺。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