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報告:現階段大宗商品價格必然上漲,需擠出投機因素采取綜合手段對沖緩解成本壓力
摘要:對于不同環節、不同部門的成本應該分擔,要對沖和緩解特定行業和企業的成本上升壓力,需要通過政策對沖和緩解其他費用的成本,進而緩解其整體成本上升的壓力。要提高對特定行業,特定企業的資金支持,從而應對其成本上升帶來的資金壓力。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和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的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27期)在京召開。本次論壇聚焦“疫后經濟復蘇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挑戰與應對”,論壇第一單元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于春海教授代表課題組作報告。報告指出,需要有效地控制投機情緒和投機行為在我國蔓延或擴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必然的,但要把投機因素擠出。需采取綜合手段對沖緩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和通脹壓力。
報告認為,對于不同環節、不同部門的成本應該分擔,要對沖和緩解特定行業和企業的成本上升壓力,需要通過政策對沖和緩解其他費用的成本,進而緩解其整體成本上升的壓力。要提高對特定行業,特定企業的資金支持,從而應對其成本上升帶來的資金壓力。
報告分析,當前面臨的困境是,剛剛經歷過疫情沖擊的企業和整體經濟,實際上缺乏抵抗新一輪成本沖擊的能力,需要向最終消費端轉嫁成本壓力。但受大宗商品價格影響沖擊最大的下游消費品制造業本身向外轉嫁成本的能力就相對較弱,而消費端加緊消費增長動力還沒有完全恢復,他們也沒有能力承擔物價上漲的沖擊。
報告認為,在企業層面,特別是下游企業目前承擔著比較大的成本上漲壓力,進而也可能會到導致利潤的損失,下游企業是否能把投入成本壓力轉嫁給最終消費者,這一點值得關注。
從現在的表現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已經對企業生產成本帶來了沖擊,但對消費價格的傳導目前主要集中在能源方面,對價格的全面影響還沒有顯露。而在整個大宗商品價格當中,金屬價格上漲尤為值得關注。
除了當前要關注大宗商品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有關聯的還有國際航運價格迅速上升。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對集裝箱運輸的需求急劇增長,相關行業服務的價格也在迅速上升。隨著疫情防控會導致相應的航運服務供給出現問題,會導致主要的跨國航運指數、價格指數迅速上漲,跨國航運價格的變化會影響到各個國家的進口價格指數,進而再通過進口價格指數可能會傳導到相關的消費品價格。
我國目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在企業成本層面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從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來看,能源、化工、金屬相關原材料的購進價格迅速上漲,能源、化工、金屬相關產品出廠價格同樣也是迅速上漲,這在工業企業投入價格和產出價格當中目前已經充分地顯露出來。這些價格顯露出來以后,所帶來成本壓力主要落在企業層面,特別是下游的一些企業層面。
今年以來,特別是1~4月份,我國工業企業利潤整體實現了非??焖俚卦鲩L,與去年同期相比,41個工業大類和行業利潤基本都增長了,但下游制造業利潤增長速度相對較慢。更為嚴重的是,和2019年相比,很多制造業消費品利潤水平實際是在下降,和2019年同期相比,紡織、服裝、家具等消費品企業利潤是減少的,并沒有回到正常狀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目前主要沖擊下游工業企業,這些企業承擔比較大的成本上升壓力。目前比較麻煩的是,經過疫情的沖擊和過去一年左右的艱難度日,很多企業事實上已經沒有能力承擔進一步的成本沖擊以及由此所帶來的虧損壓力。
同時,大量的中小企業集中在中下游消費者制造業,本身抵抗成本沖擊的能力非常弱。這些中小企業經過一年多的沖擊,沒有能力再承擔成本沖擊的壓力,需要向下進行轉移,但一旦向下轉移消費品價格當中,如果消費品價格快速上升,對家庭來說,也是經過過去一年的疫情沖擊,也是同樣處于疫情后的修復過程。一旦面臨價格快速上漲時,這些家庭的生活水平可能會受到顯著的影響,家庭消費需求的復蘇乃至整體經濟復蘇過程可能就會受阻。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