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金融與科技“雙引擎”助力鄉村振興

2021-07-16 13:43 中國發展網
鄉村振興

摘要:科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金融則是產業發展的“活水”,缺一不可。將科技與金融運用到鄉村振興實踐中去,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應緊緊抓住科技與金融“雙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嶄新動力。

靳楚平

今年對中國來說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建黨百年之際,中國也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完成了由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的換擋提速。站在新階段的新起點上,鄉村振興也邁入全新階段,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發展階段,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總體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但是目前農業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亟待解決。

一方面,農業現代化基礎薄弱,科技還未很好地應用到農業中,現代設施裝備應用不足,科技支撐能力不強,農業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高。

另一方面,農村金融服務缺失,我國“三農”金融缺口達3.05萬億元。如從每萬人擁有金融服務人員數量來看,城鎮和農村的對比為329:1。

科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金融則是產業發展的“活水”,缺一不可。將科技與金融運用到鄉村振興實踐中去,是農業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應緊緊抓住科技與金融“雙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嶄新動力。

中央“一號文件”對推進科技與金融運用到鄉村振興中去提出了具體的要求:2020年首次提到區塊鏈,提出“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2021年則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還首次提出要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并“逐步完善農村信用體系、保障鄉村金融健康發展、助推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在數字時代,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正在逐漸被應用到三農領域,其中不僅有大數據、云計算,還有近幾年興起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區塊鏈。

如在安徽碭山,在與阿里云合作的“一號梨園”里,物聯網設備為梨園提供實時農業生產管理服務——控制中心能24小時監控和分析農場內梨樹的生長環境,如天氣、濕度、土壤等外部環境狀態。偌大的果園實施的是智能化管理,小到樹上的一根“小鐵絲”實際上都是物理除蟲裝置,持續釋放出氣體干預昆蟲交配以減少蟲害。

而對碭山當地的種梨農戶來說,也用上了區塊鏈這種“新農具”。2020年9月,碭山縣政府與螞蟻鏈合作,搭建起區塊鏈平臺,農戶將農產品上鏈后,賣出去的每一箱酥梨和梨膏,都貼著螞蟻鏈溯源二維碼,掃一掃就能看到生產工藝和包裝、發貨信息。

在碭山對農業現代化的探索中,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在提升農業生產經營規?;⒓s化、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有力地推動了產銷兩個環節。

而金融作為“活水”,其作用也非常關鍵。隨著農業數字化,數字金融正滿足農村新經濟的發展需求,通過結合縣域土地確權、農業補貼等反映信用和經營的公開信息,以網商銀行為代表的科技銀行為涉農縣域建立專屬的授信模型,農戶的每一部手機都成為了一個銀行網點,隨時可以獲得信用貸款。以碭山為例,目前有超過21萬農戶從網商銀行獲得超過34億元的涉農貸款。而從全國范圍內來講,網商銀行的涉農用戶已超2000萬。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構建新發展格局,潛力后勁在“三農”。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擴大農村需求大有可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科技和金融攜手助力,必將釋放巨大的農村消費和投資需求,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支撐。

今年,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元年,從包括碭山在內的諸多地區都正在探索實踐,我們希望未來能看到科技與金融“雙引擎”在更多地區發揮作用,為鄉村振興開啟加速度。

(作者系國發智庫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洽棠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