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推廣以工代賑助力農民就近務工增收
摘要:下一步,天津市將把以工代賑方式推廣作為提高本地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積極動員、認真組織,著力推動以工代賑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最大程度為有務工意愿和能力的農村群眾創造就業機會,讓農村群眾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 | 程暉
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以工代賑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的意見》,天津市主動作為,謀劃了一批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項目,幫助農村群眾通過參與工程建設獲取勞務報酬,激發群眾依靠勞動致富的內生動力,促進群眾生活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建立市級協調機制 統籌推動工作
天津市發展改革委結合市情,制定印發了《天津市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的工作計劃》(以下簡稱《工作計劃》)?!豆ぷ饔媱潯访鞔_受益對象為本地農民,重點向農村低收入困難群眾傾斜,明確了將推廣以工代賑方式與推動全市農村人口就近就地就業增收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提出要在農村生產生活、林地山地保護、農村水利、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
為推動《工作計劃》落到實處,天津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農業農村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資源局、市水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運輸委、市人社局等七部門,建立了天津市以工代賑工作溝通協調機制(以下簡稱“協調機制”)。通過召開以工代賑項目謀劃部署專題會和實地調研座談,進一步明晰了謀劃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項目的工作思路;協調機制有效促進了以工代賑政策與農業農村、交通、水利、文化旅游、林業草原等領域政策的統籌協調,為謀劃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項目提供了機制保障。
結合市情實際 因地制宜謀劃項目
2021年3月~5月,天津市在各涉農區范圍內,結合各區實際,謀劃了一批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項目,并為每個項目設計了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的措施,印發了《天津市以工代賑重點項目清單》。項目清單涵蓋農業農村生產生活、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農村交通基礎設施、農村文化旅游、林地山地保護等5個領域,總計35個項目,投資總額約9億元。其中,農業農村生產生活領域以工代賑項目14個,主要為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創建項目;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領域3個;農村交通基礎設施領域2個;農村文化旅游領域6個;林地山地保護領域10個。目前,已有25個項目開工建設,并帶動了一批當地農民群眾參與工程建設。
建立健全激勵機制 確保項目落實落地
為確保推廣以工代賑方式項目能夠切實發揮助力農民就業增收的效果,天津市同步建立健全了工作激勵機制。一是要求各涉農區在謀劃項目、安排資金和編制投資計劃等工作中,要將以工代賑方式作為重要內容予以統籌考慮,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實施方案等前期報批文件中對吸納當地農村勞動力情況予以說明,將以工代賑的勞務報酬支出作為單列項在項目投資概算中予以體現。二是及時總結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的經驗做法,樹立典型示范,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對推廣以工代賑方式成效明顯的街鎮、單位,在相關財政資金的申報、安排和撥付上予以優先傾斜支持。
下一步,天津市將把以工代賑方式推廣作為提高本地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積極動員、認真組織,著力推動以工代賑重點項目順利實施,最大程度為有務工意愿和能力的農村群眾創造就業機會,讓農村群眾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