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曹彤:數字金融已成為全球金融業轉型升級的共同方向

2021-10-18 09:50 中國發展網
數字金融 金融機構 商業銀行

摘要:目前,數字金融已成為全球金融業轉型升級的共同方向,深刻改變著金融體系,新型數字金融機構持續引領創新,傳統金融機構快速轉型、發揮優勢。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經營主體,正在經歷著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積極拓展線上業務、合作業務,利用數據優勢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互通發展,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與效率。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貴州財經大學大數據應用與經濟學院(貴陽大數據金融學院)在貴州省貴陽市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等承辦,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等協辦的“貨幣金融圓桌會議·2021 秋暨‘數字金融與商業銀行管理’研討會”上,IMI聯席理事長、中國進出口銀行原副行長、瀚德科技董事長曹彤與會表示,目前,數字金融已成為全球金融業轉型升級的共同方向,深刻改變著金融體系,新型數字金融機構持續引領創新,傳統金融機構快速轉型、發揮優勢。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機構體系的經營主體,正在經歷著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轉變,積極拓展線上業務、合作業務,利用數據優勢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互通發展,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與效率。

QQ圖片20211017171546

曹彤表示,數字金融是數字技術與金融服務相融合的產物,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戰略驅動力。“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穩妥發展金融科技,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今年七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要圍繞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重大課題,加大研究力度,增強政策儲備。

曹彤認為,數字科技的滲透對于商業銀行的發展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它幫助銀行機構“非接觸式”展業,在數字化支付結算、線上信貸、在線交易結匯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模糊金融業務的邊界,“創新”與“監管”不匹配、網絡安全性質疑等問題也造成銀行系體內風險積累。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亦是中國數字經濟方興未艾、蓬勃發展之年。回望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巨大沖擊,而我國的數字經濟發展則逆勢而上,大數據、區塊鏈、5G通信等新興技術為經濟注入新動能,也催生了線上辦公、城市數字化治理、產業平臺化發展等新興業態。數字科技向經濟領域的滲透日益深入和多元,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據介紹,“貨幣金融圓桌會議”是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創設的高層次季度論壇,自2007年首次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十四個年頭。十四年間,論壇力邀國內外著名金融專家,縱論貨幣金融改革與發展之路,以期為中國國際金融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提供可鑒之策。目前,該論壇已成為貨幣金融領域重要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在金融理論界與實務界均享有盛譽。

2007年以來,在十四年的發展歷程中,貨幣金融圓桌會議覆蓋的話題緊隨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絡。曹彤表示,相信貨幣金融圓桌會議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將一如既往地聚焦國家重大金融戰略問題,加強基礎理論與政策研究,逐漸發展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機構和新型智庫。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