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京東的“一增一減”
摘要:“一增一減”的背后,是京東技術的強力支撐和對綠色科技的持續投入。
中國發展網訊 雙十一收官,各大電商陸續曬出“成績單”。3491億元,京東再創累計下單金額的新紀錄!與此同時,京東給出了另外一組數據:訂單量逐年增長,而單位訂單的IT資源成本下降30%,以及使用液冷技術的數據中心,全年運行PUE低于1.1,基礎設施能耗節省30%,碳排放總量減少10%。已經全量上云的物流業務,在雙十一期間,更是在儲、包、運全鏈路節能減少2.6萬噸碳排放。
“一增一減”的背后,是京東技術的強力支撐和對綠色科技的持續投入。
構建混合數字基礎設施,綠色先行
過去幾年,京東的計算資源使用效率不斷提升。京東云的數據中心已進階到新的一代,通過技術架構與產品創新,綠色能源發電,高性能服務器,液冷及熱回收技術、AI智能控溫、機器人巡檢等自研技術,實現了綠色高效計算。
據中國發展網了解,京東云華東、華北數據中心運用了能源回收及大規模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并同時應用大規模應用冷板式液冷及熱回收技術,使用高溫水系統冷卻CPU,實現碳排放總量減排超10%,全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據IDC最新預測,2021年到2024年,繼續采用云計算可以防止排放超過10億噸的二氧化碳。三年后,將有60%的數據中心采用更可持續的“更智能”數據中心所基于的技術和流程。不難看出,數據中心不僅是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更是實現低碳減排的核心關鍵。
綠色算力之外,是京東云覆蓋全鏈路的“智能”
在深耕算力之外,京東還將跨模態技術與業務緊密集合,全鏈路大規模的落地智能應用,“達人寫作”、拍照購、搭配購、VR/AR購、C2M反向定制等創新的應用,早已不陌生。
其中,京東智能客服已從幕后走到臺前,涵蓋售前、售中、售后等各個服務環節,實現7×24小時全天候的咨詢服務。自京東11.11啟動預售以來,京東智能客服累計咨詢服務量超7.4億次。京小智作為京東智能客服旗下,面向京東平臺商家的智能化服務平臺,為京東16.5萬+平臺商家提供智能客服服務,帶來效率、體驗與收入的增長。
此外,人機交互也有新的應用突破,京東云自研虛擬數字人,將表情、動作、口型、情感完美融合,具備高擬人度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在AI算法的驅動下,僅需使用一段幾分鐘的人物視頻,經過幾小時訓練就可以合成出AI主播,同時數百個AI形象供商家選擇。
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京東云打造了“一碼到底”的防偽溯源技術,將商品從原產地到消費者的全生命周期每個環節的重要數據上鏈,確保全環節流轉可查詢、可追溯,目前該技術已服務超1500家企業,覆蓋超1900個品牌的40萬種商品,落鏈數據達到10億級,消費者“品質溯源”查詢次數超1000萬次。
11.11期間,京東為生鮮、母嬰、美妝、奢侈品、跨境商品、醫藥等數十個線上線下零售生態業務場景提供“一碼到原產地”的品質保障。
綠色供應鏈,11天減碳2.6萬噸
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供應鏈的大規模落地,在帶來效率提升的同時,亦推動供應鏈從高效走向綠色。
京東物流有關負責人向中國發展網介紹,依托減量化包裝、新能源車運輸、分布式光伏發電以及智能設備應用等全鏈路節能減碳措施,今年11.11期間,僅京東物流就實現累計減碳2.6萬噸,使用循環包裝累計達到1135萬次,相當于減少3400噸的一次性垃圾;有1.3萬個品牌與京東攜手合作,推廣使用4100萬箱原發包裝。
在位于陜西西安的“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中,30萬平米屋頂已經裝上了光伏發電設備和儲能設備,并開始為園區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京東西安“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也正在推進在明年年初率先于全行業獲得“碳中和示范園區”的認證。
在運輸環節,京東物流在全國7個大區、50 多個城市投放新能源車,預計每年減少約 12萬噸碳排放。此外,京東在全國建設及引入充電終端數量 1600多個,支持新能源物流車輛充電服務,并通過大數據進行實時最優路徑規劃和倉儲網絡規劃,減少在途車輛,優化物流運輸效率。
低碳減排,已成為時代的必答題,對于“增長”的定義,不再是單純的消費金額的滾動增長,一種新的“增長”正在被重新定義,京東已經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薛歌)
責任編輯:王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