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新農業扎根大別山 情系皖西鄉村振興
摘要:安徽省六安市地處皖西,位于大別山地區,作為農業大市,農業生產資源豐富,耕地面積達918萬畝。近年來,六安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和安徽省有關政策部署,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三農”工作取得新進展,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李應松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 | 張守營
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成為“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變。
雅文/攝
安徽省六安市地處皖西,位于大別山地區,作為農業大市,農業生產資源豐富,耕地面積達918萬畝。近年來,六安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和安徽省有關政策部署,不斷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三農”工作取得新進展,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根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
由于科技文化水平不高、不懂經營管理、獲取市場信息渠道有限、缺乏資金等多種原因,六安市農村集體經濟整體經營效益仍然偏低,沒有規?;?、科學化,成為制約“三農”經濟發展的瓶頸。
六安市因地制宜,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安徽益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農業資產管理、資本運作、生產經營于一體的企業。該公司依托集體經濟組織,充分發揮企業雄厚資金支持、大規模種植管理經驗、農業技術服務、農業機械裝備齊備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在鄉鎮通過合作社、農業大戶示范帶動、提供優質良種,以及采用訂單式承諾保價回購等方式,切實保障種植戶的利益,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種植戶的好評,農業種植效益明顯提高,農民增收有了保障。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化肥、種子、農藥產品以及機耕、機收服務等都是臨時定價,中間成本無人控制,而且存在假冒偽劣產品。我們通過集中采購,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目前耕種成本每畝能降低80元左右。”
針對農業發展的科技現代化問題,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現在許多農業科技公司在農村不斷推廣,其中有的是自賣自夸,種植戶難辨真偽。益新農業將專門培養一批從市場中走出來的科技人員,把現代農業科技的真東西帶到田間。
正是通過這種“合作經濟”模式,益新農業不僅幫助種植戶解決了農業發展的資金問題,而且結合高端的科研技術與現代管理理念、專業化的市場運作,為農民提供高質量農資產品和優質農事服務體系。
依托大別山區山水相依的獨特地域資源,益新農業圍繞鄉村振興大主題,深挖鄉村集體資產綜合價值,積極培育特色優勢鄉村產業,已經構建了現代種業、特色種養殖、農產品深加工和農旅三產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2019年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管理的農業總資產超過10億元。
目前,益新農業已經流轉農田2萬畝,托管土地超過10萬畝,發展富硒有機稻蝦共作、甘薯種植和中藥材種植;建設皖西白鵝特色養殖基地300畝,開展皖西白鵝良種繁育工作,年供應皖西白鵝苗10萬只。植物組培技術研究中心、脫毒甘薯種苗工廠、農產品加工廠、農產品電商中心等項目已經建成并投入運行。
據了解,益新農業與中國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的專家合作,建立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公司生產的“鄉村硒夢”牌富硒有機大米、天然大蒜素、甘薯粉絲、珍稀食用菌等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俄羅斯、日本、美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備受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2020年,在第五屆安徽省規?;r業峰會安徽好米評選大賽上,經過層層選拔,“鄉村硒夢”牌富硒有機大米最終被評為“安徽米王”。
為了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益新農業計劃2年內建設“安徽省功能農業產業園”項目,涵蓋農業產業技術研究基地、種植基地、養殖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田園風光康養基地等5個功能單元,形成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銷售、旅游一體化的產業鏈,產業園預期年收益1.59億元。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