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廣東省清遠市奮力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2021-11-17 15:12 中國發展網 記者皮澤紅
廣東省清遠市 國家城鄉融合

摘要:2019年12月,廣清接合片區獲批成為全國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擁有超大城市的地區,既能體現廣州“城”對清遠“鄉”輻射帶動作用,亦體現清遠內部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道 近日,記者從清遠市發改委獲悉,近年來,該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清遠的重要講話重要批示精神,對照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試驗任務要求,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探索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取得了明顯進展。

2019年12月,廣清接合片區獲批成為全國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之一,也是唯一一個擁有超大城市的地區,既能體現廣州“城”對清遠“鄉”輻射帶動作用,亦體現清遠內部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發展。清遠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市城鎮化工作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了“1221”工作思路(突出改革1條主線,抓住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2個關鍵,建立以探索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連樟標準”和以探索城鄉融合為主要內容的“廣清一體標準”2類標準體系,建設1批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示范項目),著力推進10項試驗任務。建立健全橫向與廣州市,縱向省、市、縣三級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廣清接合片區清遠(片區)實施方案,并積極完善配套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試驗區內的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出臺了若干實施辦法或細則,改革試驗的政策基礎進一步夯實。

清遠英德連樟樣板區

清遠市以問題為導向,以具體項目為抓手,以點帶面積極穩妥推進各項試驗任務。通過探索推進農村“三塊地”(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有效推動土地資源整合、盤活、流動;通過放寬戶口遷徙條件、開展農村完善產權抵押擔保權能,有效暢通了城鄉人才、資金等要素流通渠道;結合廣清一體化發展戰略,有力推動了城鄉產業融合化、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以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為核心大力推動連樟樣板區建設,土地要素整合、公共服務提升、產業融合發展等一批可復制的“連樟標準”正逐步形成。

圍繞破除農民進城和人才入鄉的體制機制障礙,著力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

一是全面取消城鎮落戶限制。起草《關于進一步放寬戶口遷移條件的實施意見(稿)》,調整落戶城鎮、鄉村地區條件,做到城鎮落戶零門檻,放寬戶口遷往鄉村條件,鼓勵鄉賢返鄉參與鄉村振興建設。二是完善農村產權制度。穩步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確認和資產折股量化工作,健全農村集體管理運行和收益分配機制,落實集體成員對農村集體資產占有、收益、退出、抵押、擔保、繼承等權能。明確不得以退出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資格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目前試驗區已確認農村集體成員身份127.9萬人、量化資產4.75億元。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將集體資源資產、農戶自愿參與合作的土地等資源折股量化到農戶,采取“量化到人、固化到戶、戶內共享”相對固化靜態的管理模式,推動鄉村資源從“人人占有”向“股份占有”轉變。試驗區范圍內共有16個經濟合作社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三是建立人才入鄉機制。實施農業專家下基層行動,創建18個農業專家聯絡站,組建由140多名省、市專家組成的農業服務專家團。探索打破專技人才“流而不動”制度缺陷,實行教師“縣管校聘”、醫護人員“縣招縣管鎮用”靈活用人管理機制。積極推進廣清幫扶,試驗區32所學校、36家醫療衛生機構與廣州21所學校、52家醫療衛生機構結成幫扶對子。 

圍繞暢通城鄉土地資源要素流通渠道,著力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

一是探索建立農村宅基地退出機制。鼓勵村集體經濟通過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產業發展等途徑,引導農民自愿有償退出宅基地使用權。對農戶自愿申請退出宅基地,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結合實際給予合理補償或內部流轉。清新區浸潭鎮六甲洞村下逕組積極開展“三塊地”改革,將2600平方米宅基地轉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村民以土地、資金、勞力、實物等折價入股發展湯泉、民宿項目,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村集體收入由2015年的2萬元增至2020年的400萬元,入股村民每人每年獲得近3000元分紅。二是探索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率先出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實施辦法,探索建立健全“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機制。在符合國土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租賃、作價入股、出讓等形式,經申請、審查、價格評估、民主表決、公開競價等程序,實現“就地就近”入市交易。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成功以8.08萬元出讓了一宗384.52平方米的集體土地。 

圍繞解決鄉村金融供給不足、農業經營主體信貸可獲得性較差等難題,著力完善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

一是加大農村信貸投放力度。出臺《金融支持清遠城鄉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清遠市農村產權抵押擔保權能工作指導意見》,推動金融資源參與支持農村重點領域改革。連江口鎮連樟村民委員會通過“整村授信”模式獲得金融機構授信資金1億元,發生貸款95筆、用信余額6413萬元;英德連樟樣板區完成一筆5萬元的林權抵押貸款。二是健全風險分擔機制。積極搭建“政銀擔”融資平臺,設立1億元的信用擔保基金,引導銀行機構與融資擔保機構開展深度合作為企業增信,截至今年8月底,累計為試驗區發放擔保貸款167筆共6.54億元。英德市設立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專項風險補償基金,基金規模達908萬元,風險補償基金補償比例為50%。三是創新金融產品。引導金融機構推出“金土地”“政銀保合作貸款和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宅基貸”“農地寶”“農易貸”“鄉村民宿貸”“生豬貸”等信貸產品。積極開展農村承包地改革,探索發放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證,作為抵押憑證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目前金融機構已發放2筆45萬元農村承包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圍繞破解城市更新中面臨的制度障礙,著力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臺

一是完善歷史用地問題解決機制。制定《清遠市承接省級“三舊”改造涉及土地征收審批職權實施方案》,對完善“三舊”改造涉及城中村的歷史用地完善手續的流程、材料進行了規范,根據不同用地行為發生時間,在落實用地處罰后完善村集體建設用地手續和土地征收手續同步報批。二是規范簡化社會資本參與改造機制。起草《清遠市舊村莊改造公開引入合作企業工作指引(稿)》,對舊村莊改造公開引入合作企業的各個環節進行規范。優化微改造審批流程,對限額以下的城中村改造工程予以免辦施工許可證。對限額以上的城中村改造工程可采取告知承諾制辦理施工許可證,實行施工圖數字化審圖以及施工許可證電子證照,減少辦事企業跑動次數。三是健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配套機制。支持城中村改造利益共享,明確“三舊”改造項目由政府統一組織出讓后核算土地純收益,且純收益按60%的比例用于補償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村集體自行改造或公開引入合作企業進行改造的,經政府批準后可以協議出讓方式辦理供地手續,土地出讓金按宗地市場評估價的20%收取。清城區鳳城街道古城社區統籌利用集體土地資源,引入利用社會資本,用12年時間讓村集體資產翻了5倍,村集體收入增長了3.5倍。 

圍繞破解“城市要素落不下、鄉村要素用不好”難題,著力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臺

一是以重大產業平臺為載體,建立產業集聚融合發展機制。會同廣州高水平建設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合作區由廣州主導開發建設、管理運營,清遠主要負責社會管理事務,雙方按約定分享合作區開發收益。截至8月底,合作區累計引進項目541個、總投資1539.7億元。廣東清遠經濟開發區獲省批復,并于6月底掛牌。試驗區范圍內共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省級特色小鎮3個,通過推動土地、產業、資金、人才、科技等要素向產業平臺集聚,加快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推動“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變,建立經營鄉村機制。通過“用活”鄉村建設成果、“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做活”村落文化鄉愁、“引活”社會資本下鄉、“激活”創新創業激情、“帶活”農特產品銷售和加強統籌支撐、財政支撐、金融支撐、用地支撐、人才支撐、宣傳支撐的“六活六支”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鄉村民宿,推動從建設鄉村向經營鄉村轉變,從“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變。目前試驗區共創建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3個、示范點3個,廣東省鄉村旅游精品線路4條,已注冊登記鄉村民宿專業合作社5個。深化廣清旅游合作,積極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游合作區建設,廣清旅游年卡上線試運營。加強先行示范引領,4縣(區)均著力打造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先行區。三是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建立農產品對接大市場機制。立足清遠區位優勢,整合農產品供應鏈、產業鏈,以“清遠農家”為主題打造整體品牌,提升清遠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強化廣清農業合作,建設廣清農業眾創空間,在廣州開設“清遠農家”專賣店和專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清遠配送中心,打造13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推動清遠農產品走進大灣區市場。 

圍繞破除廣清之間、城鄉之間基礎設施銜接障礙,著力建立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體制機制

一是建立一體化規劃建設機制。開展廣州都市圈廣清接合片區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研究,印發《廣州都市圈廣清接合片區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工作實施方案》。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建成通車、清遠至省職教城站段動工建設,5條高速連通廣清兩市,3條跨市公交線路運營良好,廣清一體化交通路網日益緊密。制定《清遠市村莊規劃全面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村莊規劃優化提升。二是健全投入機制。聚焦基礎設施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規模和力度。農發行清遠分行向英德市城鄉一體化建設項目授信6億元,通過英德市城鄉一體化項目投放貸款資金4500萬元,支持連樟樣板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是探索建立一體化管護機制。印發《清遠市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各縣(市、區)制定農村基礎設施管護實施方案,健全有利于基礎設施長期發揮效益的體制機制。清新區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成立養護公司,縣道已實施市場化管理。

責任編輯:呂婭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