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都:天塹變通途
摘要:特別是近年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全區路網從無到有、從“不通鐵路、高速”發展至“鐵路通車、高速穿城而過”、通村通組公路直達百姓家門口、運輸服務能力日益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武都交通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胡本平 記者王斌報道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脈,不僅關乎城市經濟發展,更關乎民生福祉和社會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各項事業大踏步前進,接續創造了振奮人心的業績。
特別是近年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快速發展。全區路網從無到有、從“不通鐵路、高速”發展至“鐵路通車、高速穿城而過”、通村通組公路直達百姓家門口、運輸服務能力日益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武都交通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條條高速公路、國省干線道路貫通省際、輻射延伸,新改建的農村公路四通八達,各鄉鎮全線開通的公交客車,真正實現了物流運輸、群眾出行暢通無阻。
路網結構日趨完善 交通發展實現跨越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是武都乃至隴南交通狀況的真實寫照。多年來,交通落后一直是制約當地發展的最大瓶頸。近年來,隨著武罐高速、成武高速、渭武高速等相繼建成通車,武都區現代化交通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量”到“質”的飛躍,而便捷的交通更為武都實現高質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位于武都區琵琶鎮下高家村的廷飛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一家以人工養殖梅花鹿為主的企業,該企業開發的鹿茸酒、鹿茸切片、鹿皮等8個系列的產品,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然而,鮮鹿茸等產品的“鮮”與“活”對冷鏈物流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得益于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廷飛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鹿產品也乘上了家門口的高速公路,被送往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過去我們進一趟城要翻越麻崖子梁,真的是朝九晚五,費時費力,現在坐車半個小時就到了,我們出行也方便了,發送保鮮貨物也有了保證。”廷飛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廷飛告訴記者。
借助便捷通達的交通,武都區城鄉物流串珠成鏈,在城鄉共同配送、電商產品物流升級改造以及區域性快遞物流分撥中心建設上持續發力,逐步構建了一套高效、便捷的區、鄉、村三級物流高效配送體系,打通了農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現在開通了五條城鄉貨運班線,覆蓋了26個鄉鎮,尤其是高速公路通了之后,實現了每個鄉鎮每天早上發車,12小時往返的模式,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更為客戶提供了愈加便捷的物流服務。”東盛易暢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牟春青說。
城鄉一體均衡發展 人便其行 貨暢其流
道通則人興、路達則民富。近年來,武都區大抓農村公路建設,不斷優化城鄉路網結構,實現了城鄉交通一體推進、一體發展的大交通格局。
“這條路能修通是我們最大愿望,硬化路的時候我們全村的群眾都積極投工投勞,在外務工的人還委托親戚慰問施工隊?,F在路硬化以后娃們上學、大人出行都很方便。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真正一去不復返了。”武都區佛崖鎮大塄村村委會副主任辛歲早激動地說。
“現在我們回村的路上都安裝了防護欄,這樣對人對車都安全,我們開車也就放心了,非常感謝黨委政府對我們的關心。”武都區魚龍鎮林里村村民楊飛說。
據了解,截止目前全區650個建制村全面實現了通硬化路,通暢率達100%。36個鄉鎮全部通瀝青(水泥)路,通暢率100%。650個建制村100%通客車,其中336個村通班線客車(13個村通城市公交),314個村通預約客車。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5639公里,路網密度達到了1.2公里/平方公里。累計爭取和整合資金19.511億元,完成建制村硬化路2356公里,新建縣鄉道路62公里,硬化自然村道路917公里,砂化自然村道路352公里,“暢返不暢”治理135公里,增設生命安全防護工程1714公里。
城市一張網、城鄉一盤棋。為了打通農村公路的"腸梗阻",武都區著力完善以跨江橋梁、長江大道、南江大道等為載體的城市道路網絡。
“以前國道212線途經武都城的大貨車很多,現在過往大貨車都是繞行南長江大道,這樣我們過馬路就很安全了。”市民張宏偉說。
從交通末端到交通樞紐,隨著武都區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為更好的適應城市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提升城市通行能力和城市品位,城區相繼建成、升級了東江水橋,建明橋,錦鯉橋,白龍江廊橋等溝通城市兩岸之間的跨江大橋。其中,錦鯉橋造型取錦鯉形,白龍江廊橋形態古樸優美,而這些地標性建筑也成為了廣市民出行游玩的網紅“打卡地”。
“小時候我們到橋南辦事要繞一大圈,現在家門口的這幾座橋都通了,我們出行特別方便,尤其錦鯉橋和廊橋,夜景特別漂亮,走在其中感覺就是在畫中游。”市民李靜高興的說。
“十四五”時期,武都區將加快形成貫通全省、暢通國內、向南開放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由單一交通向立體交通、綜合運輸提升,由傳統交通向未來交通提升,努力讓交通線真正成為經濟線、惠民線,不斷挖掘其溢出效應,不斷讓交通線路釋放民生福利。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