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 屆全球年會將在廣州舉行

2021-11-24 18:11 中國發展網
粵港澳大灣區 IFF 廣州

摘要:國際金融論壇(IFF)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金融交流平臺和國際智庫。今年已經是國際金融論壇(IFF)連續第五年在廣州舉行全球年會,會議的成功舉辦對提升廣州的對外開放形象,推動大灣區的金融國際化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中國發展網訊   國際金融論壇(IFF)同中國貿促會、廣州市政府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 屆全球年會(F20峰會)將于12月初在廣州舉行。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何華權、國際金融論壇(IFF)基金會副秘書長沈國飛、廣州市南沙金融局局長廖曉生出席發布會并介紹了本屆全球年會的有關情況。

何華權局長在發布會上介紹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的舉辦背景以及國際金融論壇五年來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國際金融論壇(IFF)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金融交流平臺和國際智庫。今年已經是國際金融論壇(IFF)連續第五年在廣州舉行全球年會,會議的成功舉辦對提升廣州的對外開放形象,推動大灣區的金融國際化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沈國飛副秘書長介紹,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 屆全球年會以“全球挑戰下的可持續發展:競爭、變革、合作”為主題,議題涉及疫情和氣候變化雙重挑戰下的全球經濟格局及其變化趨勢,對世界經濟新形勢和中國經濟新形勢的解讀、展望與總結,對全球通脹、債務和經濟風險和應對策略的分析,全球稅收政策改革及其影響,全球碳定價機制,中美形勢分析,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和可持續發展,全球氣候變化下的商機,“一帶一路”與中國的減貧經驗,以及數字金融、財富管理、科技創新等不同領域、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點。除開幕式和全體大會外,還將舉辦3場報告會、3場政策對話、2場夜話、6場峰會和3場圓桌會議。

沈國飛表示,本屆年會將探討在疫情和氣候變化雙重挑戰下的全球經濟格局及其變化趨勢,國際社會可能采取的對策和戰略調整,剖析全球競爭、變革和合作的關系,探索全球經濟的新動力和增長點。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會議設有“‘一帶一路’與中國減貧經驗”專題討論,包括2020年中國宣布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及中國在減貧和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經驗和舉措對于全球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對疫情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借鑒意義。

據介紹,IFF將邀請新任聯合國大會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全球疫苗免疫聯盟主席、葡萄牙前總理巴羅佐,美國亞洲協會會長、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第56 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韓國前總理韓升洙,歐盟理事會首任主席、比利時前首相范龍佩,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等20 余位全球政要和國際機構負責人出席本屆年會,還將有來自國際金融論壇(IFF)主席團及理事會成員、各金融部門負責人、工商界代表、專家學者參會,圍繞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會議將進行全球網絡直播。

在此次年會上,國際金融論壇(IFF)還將發布2021 年《IFF 全球金融與發展報告》、全球綠色金融發展指數(GGFDI)和國別排名。報告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對世界經濟造成的最新影響以及全球不同經濟體經濟發展的近況,各國為應對疫情采取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最新情況,展望未來全球經濟復蘇趨勢,分析經濟發展風險,并提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的相關政策建議。全球綠色金融發展指數(GGFDI)由國際金融論壇(IFF)和中央財經大學(CUFE)聯合開發,是基于系統研究和數據收集,衡量國家層面綠色金融發展的量化指標。GGFDI 指數通過梳理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綠色金融的發展進程,聚焦于政策與戰略、產品與市場、國際合作三

個領域,對G20 國家和經濟體量居世界前55 位的國家進行排名。此指數與排名的意義在于為政策制定者、金融從業者、企業和學術界提供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綠色金融發展的最新、具有可比性、連續性的信息,從而支持其政策制定和商業決策,并呼吁在國家和國際層面開展有關綠色金融領域的共同行動。

國際金融論壇(IFF)是非營利、非官方的獨立國際組織,成立于2003 年10 月,總部位于北京,是由中國、美國、歐盟、聯合國等20 多個國家、地區及相關國際組織的領袖共同發起成立, 是全球金融領域高級別常設對話、交流和研究機構, 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的“F20 (Finance 20)”國際金融論壇(IFF)創立至今,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舉辦了17 屆全球年會。本屆年會由中國貿促會、國際金融論壇(IFF)和廣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由廣州市南沙區政府、國際金融論壇(廣州)有限公司承辦。(沈文)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