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郵儲銀行吹響金融助力鄉村振興號角
摘要:了解清楚朱海萍的煩惱后,工作人員現場受理,僅用一天的時間就辦理完成了10萬元的信用貸款。拿到貸款的朱海萍感慨地說:“村子成了‘信用村’,我也拿到了‘信用村’貸款,工作人員還上門服務,這種情況想都沒想過。”
中國發展改革報、中國發展網訊 劉晉延 記者王斌報道
鄉村振興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央“三農”工作最新的重心,多支力量跑步進場助力,金融力量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支。郵儲銀行甘肅省平涼市分行作為服務三農的重要力量,始終助力“農業強市”目標實現和“鄉村振興”戰略落地,以服務大“三農”作為切入點,全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民全面發展、農村全面振興。
金融支持 創業者擁有更強發展實力
44歲的朱海萍和丈夫之前在深圳打工,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2011年,兩人回到家鄉。2016年起,在當地養殖政策的支持下,朱海萍一家貸款5萬元買了3頭牛,開始發展紅牛養殖。5年下來,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牛170余頭,每年出欄率達到20頭左右。此外,流轉土地100畝,自產飼料,養鵝50余只,形成了循環經濟產業帶。
“今年本是經營情況較好的一年,但受疫情影響,紅牛的銷售不理想,加之草料費用上漲,資金短缺成了最頭疼的事。”就在朱海萍一籌莫展之際,進村入戶宣傳“信用村”建設的郵儲銀行崇信縣支行工作人員給她帶去了希望。
了解清楚朱海萍的煩惱后,工作人員現場受理,僅用一天的時間就辦理完成了10萬元的信用貸款。拿到貸款的朱海萍感慨地說:“村子成了‘信用村’,我也拿到了‘信用村’貸款,工作人員還上門服務,這種情況想都沒想過。”
今年以來,郵儲銀行崇信縣支行大力推進“信用村”建設工作,運用行內各類涉農政策,利用移動設備持續推進“整村推進、批量授信”帶動產業發展,將金融服務延伸到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打通了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該行已建立“信用村”39個,本年累計發放貸款400余萬元。
金融保障 蘋果大戶擴大產業規模
“我之前從事養殖業,看到果農辛苦一年種植的蘋果在銷售旺季賣不上價錢后,便有了修建果庫的想法。”今年52歲的靜寧縣惠民果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平建2013年進軍蘋果產業,在修建了10孔果庫后,張平建花光了所有積蓄。眼看到了收購、貯存蘋果的季節,張平建卻因為資金短缺而力不從心。
“我之前沒有從銀行貸過款,認為貸款會很麻煩,肯定需要有熟人介紹才可以。沒想到,與郵儲銀行的合作讓我不僅改變了看法,還得到了及時的幫助。”張平建說,他從郵儲銀行靜寧縣支行貸款已有多年,累計貸款1500余萬元。截至目前,他已經建成果庫16孔,通過收購、貯存蘋果以及開辦塑料筐子生產廠等業務,實現了收入翻番。
從蘋果行業的“游擊隊”發展到建有自己的蘋果貯存基地,現在的張平建在郵儲銀行的幫助下不僅圓了自己的創業夢,還帶動周邊40余人走在了致富的路上。
郵儲銀行靜寧縣支行行長李鳴介紹,靜寧縣蘋果產業已成規模,品牌馳名中外。多年來,郵儲銀行靜寧縣支行出實招支持當地蘋果產業發展,通過發放蘋果特色產業小額貸、金果聯盟互惠貸等特色產品,累計發放涉果貸款超10億元,支持種植大戶、合作社、涉果企業等150個,支持農戶超過5000人次。近三年來,該行積極調整產品方向,以“信用村”貸款、創業貸款、“郵擔貸”為主要產品投放方向,發放貸款超過610筆1.2億元。
金融賦能 黃河流域生態治理邁大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始終將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放在重要戰略地位,緊跟中央、甘肅省委省政府、平涼市委市政府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部署,積極發揮金融服務作用,支持甘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黃河流域崆峒區林草生態扶貧建設項目是全市整體項目中投資規模最大、建設內容最豐富的項目,集生態濕地修復、生態林建設、生態扶貧產業發展為一體,兼具生態環保、濕地修復、產業扶貧三大特點,是甘肅省首個林草生態扶貧項目。今年5 月 12 日,崆峒區林草生態扶貧項目獲得郵儲銀行授信 1.45 億元。崆峒區林草生態扶貧建設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改善崆峒區生態環境,助推蘋果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與生態文明建設“雙贏”,為平涼市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今年以來,郵儲銀行平涼市分行在上級行的統一決策部署下,通過“黨旗領航·走千企入千村進萬家·信用村鎮建設”活動,銀行基層黨支部與農村基層黨組織“共建、共進、共享”,形成“黨建搭臺、聯建共創”信用村鎮模式,著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截至10月末,累計建成“信用村”264個,累計發放“信用村”貸款 734 筆5340 余萬元。同時,大力支持農戶、種養殖大戶、農民合作社及相關中小企業等擴大生產,通過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轉變其生產方式,提升產業集聚和產業競爭力。近三年,累計投放涉果貸款 2145 筆 2.25 億元;累計投放涉牛類貸款 1556 筆1.68 億元。此外,為蘋果種植戶累計發放貸款近2000萬元,惠及 200 余戶。
責任編輯:呂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