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2021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聚焦“新格局下的機遇與挑戰”

2021-12-06 17:50 中國發展網
二手車 流通領域 汽車行業

摘要:一旦全面打通二手車市場堵點、痛點的相關政策出臺,將為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注入新活力,二手車流通將會和新車的流通一樣便捷,進而為新車消費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推動整個汽車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記者楊虹報道  12月3日,2021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主論壇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致辭中對當前汽車流通業的現狀、問題和未來,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研判。

回顧即將過去的這一年,隨著汽車市場和流通行業的變化,沈進軍提出了五大行業洞察:一是一旦全面打通二手車市場堵點、痛點的相關政策出臺,將為二手車市場的發展注入新活力,二手車流通將會和新車的流通一樣便捷,進而為新車消費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推動整個汽車市場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由原來的政策單輪驅動向政策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轉變;三是在智能網聯時代,數字化對汽車產業和市場可持續發展將至關重要;四是芯片短缺對全球汽車產業的沖擊依然存在,應當引起高度重視,另外燃油車產銷已基本見頂,未來下行已是趨勢,而新能源汽車將保持高速增長,逐步搶灘燃油車市場;五是協會秉持積極、開放的態度對待渠道多樣化,并樂于看到一個以高效暢通為特征,渠道多元化、業態和模式多樣化的現代汽車流通體系的建立,但反對漠視既有經銷商的伙伴價值,單方面改變渠道模式現狀,損害經銷商發展利益的做法。

對于今年汽車流通業的表現,商務部消費促進司汽車流通處調研員宋英杰在視頻發言中概括指出,從汽車全流通鏈條看,二手車市場增長明顯好于新車市場,報廢機動車、汽車改裝保持較快發展。從汽車流通模式來看,授權銷售仍是汽車銷售的主渠道,汽車電商、直營等非授權銷售也不斷發展,促進了汽車市場競爭,提升了汽車流通效率。同時商務部也非常關注模式變化帶來的其他方面的影響,希望模式創新盡量給汽車市場各參與方帶來共贏,使廠商關系更加和諧,各方應嚴格遵守《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避免任何一方利用優勢地位傷害其他相關方的利益。

同時宋英杰還介紹了,2022年商務部的“汽車行動”:繼續著眼于汽車全生命周期,會同有關方面深化汽車流通領域改革,優化汽車消費使用政策,積極推動新車市場在穩增長中優結構;著力促進二手車市場在強活力中擴規模,取消對二手車交易的不合理限制,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規范發展報廢機動車回收和汽車后市場,加快推動構建梯次消費、高效使用、綠色循環的汽車市場新發展格局,進一步促進汽車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興洲在主題發言中高屋建瓴地分享了,當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今年的形勢和特點以及明年宏觀政策取向三個話題。任興洲指出,明年我國經濟開始恢復,同時中共二十大、冬奧會的召開,會讓經濟的基本盤更加扎實。與此同時,世界供應鏈在逐步調整,世界經濟的整體復蘇對外需有很好的拉動作用,但國內外存在的不確定性仍需重視。比如,對外有全球疫情持續的出現或者變異,全球通脹和供應鏈緊張的影響,美國等對中國的打壓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在繼續。對內的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國內經濟鞏固防風險、調結構的任務還很艱巨;投資、消費的提振存在著不確定性;多地散發的疫情對消費的增長,產業的發展產生多大影響;出口勢頭能否保住今年的速度;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能否平穩落地;企業發展的宏觀環境、營商環境能否改變。

任興洲并針對汽車流通業如何于變局中謀新局給出建議,制造商應充分認識社會化分工的作用,無所不包、大而全可能不是效率最佳模式,所以未來經過實踐積累形成的經銷商角色優勢和價值的重要性,也會逐步體現出來,因此要充分考慮到經銷商的價值。

每年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上的國際環節無疑是個亮點,備受與會人士的關注。今年由于全球疫情持續,國際汽車流通行業友人未能親臨現場。不過,在此前的6個月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與全球主流汽車市場的汽車流通或經銷商行業機構進行了密切溝通。在年會舉辦前夕,來自歐洲汽車貿易及服務理事會、美國汽車流通協會、法國汽車行業協會、德國汽車經銷商與維修協會、意大利昆特吉亞公司、澳大利亞汽車經銷商協會、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的負責人相繼發來視頻,表達了本機構對于全球汽車產業及流通行業變革的思考和建議。

針對汽車市場的走勢,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預判,“十四五”期間,汽車市場將保持比較緩慢的增長,大概每年增長幾十萬輛。2022年,從保險終端消費角度講會比2020年有所增長,大概增長五六十萬輛,批發量增長的幅度會大一點。在結構方面,由于“95后”逐步成為購車主力,并到2030年會超過1/3的比重,屆時會倒逼汽車市場加速智能化、電動化發展,與此同時自主品牌會處于有利地位。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小詩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與市場機遇”主題演講中談到,預計今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在330萬輛左右,明年將達500萬輛以上,到2025年,有望達到700萬~1000萬輛,而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要從此前預測的20%調到30%,2030年很有可能到50%,這大大超出行業預期。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占據全球保有量的40%以上,銷量、保有量、生產量已連續6年全球第一。更重要的是,得益于政府的前瞻布局和政策支持、換道先行的智慧、動力電池的路線、消費電子的基礎、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國已形成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電池工業,提高了中國品牌的占有率,更在國際上打響了中國品牌,并為汽車與其他產業創造了融合共生的商業機會。值得經銷商關注的是,未來新能源汽車不僅有存量轉換,還有增量替換的問題。

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在“汽車金融的光榮與夢想”主題演講中講述了,平安銀行作為中國汽車金融領域的先行者,如何助力汽車流通業發展的風雨歷程。胡躍飛指出,隨著產業變革和新商業模式的沖擊,汽車流通行業在銷售模式、盈利模式以及客群經營方面,將面臨更多新挑戰,對汽車金融服務的要求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新。為此,平安銀行將在征信方式、服務效率、客群覆蓋方面進行全面升級,并積極探索汽車生態金融服務的新舉措,從幫賣、幫賺、幫管三大方面,與經銷商共建智慧4S店。

成都路行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陳劍波的“直面數字經濟”主題演講為變革下焦慮的經銷商注入信心。他認為,汽車經銷商的征程是從全面信息化到數據化,最終形成智能化的演進。數字化轉型其實是一場革命,是經銷商投資人的一場自我認知的革命。在3.0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的經銷商無須懼怕互聯網平臺,因為其才是數字化、數字經濟的主角。

截至2021年9月,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678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55只萬輛。至2030年,預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8000萬輛。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但在配套服務建設上還比較薄弱,為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整合行業資源,推出“新能源汽車智慧服務平臺”,旨在為新能源車主解決用車難題。在大會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通用技術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總監抄佩佩,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檸檬查二手車信息服務平臺負責人高凌共同見證了“新能源汽車智慧服務平臺”的啟動儀式。

而在商業社會中,社會責任是永恒話題。汽車流通行業企業不僅能很好的順應消費需求而不斷提升服務,還有很多企業在踐行社會責任的路上,堅定前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宋濤上臺發布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聯合清華大學等機構共同完成的《2021中國汽車流通行業社會責任報告》,并宣布了年度“社會責任榜樣”名單。

在全球經濟化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面前,給全國各行業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汽車行業也未能幸免遇難,但是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新時代趕考路上,經銷商們如何進一步發揮和利用好現有渠道在效率和體系方面的優勢,這都需要廠家和經銷商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共同面對,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于變局中開新局。希望我們在汽車產業和市場格局發生重大變化的當下,構建成一個真正的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