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高端論壇舉辦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與中國人民大學發布最新研究成果

2021-12-13 14:25 中國發展網
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碳達峰碳中和

摘要:隨著對生態產品的理論認識逐步深化,實踐經驗不斷積累,由學界和企業聯合舉辦論壇,講清楚生態產品、講清楚生態產品價值、講清楚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1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高端論壇。論壇以“點綠成金: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力”為主題,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舉辦。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主持論壇開幕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尹偉倫,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吳薩,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春秀,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曾賢剛作主旨報告。

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中節能碳達峰碳中和研究院院長霍中和、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雙碳研究院研究員吳健代表論壇主辦方發布了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問題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中節能碳達峰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長桂華主持成果發布和論壇。

楊偉民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舉辦本次論壇的意義。他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黨的十九大提出用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隨著對生態產品的理論認識逐步深化,實踐經驗不斷積累,由學界和企業聯合舉辦論壇,講清楚生態產品、講清楚生態產品價值、講清楚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隨后,楊偉民就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義分享了三點認識和體會。他強調,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

劉偉在致辭中表示,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一個政策舉措落實程度更高、制度體制創新活力更大、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強烈的新時期。劉偉希望論壇主辦雙方以此為契機加強聯系交流,并就持續深化合作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把好方向,緊扣生態文明建設偉大實踐和高質量綠色發展主題主線;二是搭好平臺,通過校企強強聯合,打造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生態文明研究和實踐創新平臺;三是出好成果,聚焦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前沿問題,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宋鑫在致辭中指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是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重要路徑。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作為唯一一家以節能環保為主業的中央企業,肩負著特殊的責任和使命。集團下屬的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也是目前國內僅有的一家在企業層面設立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究機構。他希望以此次論壇為起點,與中國人民大學加強在學術交流、實驗室建設、“雙碳”領域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共同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霍中和報告了中節能團隊最新研究成果《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創新及路徑探索》,著重分享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研究、生態產品交易機制及平臺搭建兩個方面的研究成果。他結合“麗水GEP核算及應用”、“青山村龍塢水基金”等案例,分析了面對度量難、抵押難、交易難、變現難等問題,如何推動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探索和實踐,介紹了中節能生態產品發展研究中心圍繞這一主題主線,在生態產品清單編制、生態產品價值業務化核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場景和特色產業研究等方面的成果。

吳健報告了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補償:理論、方法與機制創新》的形成背景和主要內容。她分別從理論、機制、實踐、方法的視角,闡述了生態補償政策思想的理論評述、生態補償機制探索與制度創新、生態補償典型實踐評估、大類生態資產價值評估及生態補充應用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尹偉倫院士在論壇上作了以“森林碳匯、碳貿易對我國雙碳戰略中的作用”為題的主旨報告,圍繞我國的“雙碳戰略”,碳匯、碳中和及碳貿易,我國森林碳匯能力貢獻三個方面進行了報告。

吳薩以“主體功能區制度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題發表了主旨報告。他從主體功能區規劃概述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角度出發,提出三點認識: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最大的挑戰是思想觀念的更新,最大的依靠是中國的組織優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將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最有力支撐。

田春秀介紹了生態環境部遴選培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逐步探索形成守綠換金、添綠增金、點綠成金、綠色資本四種轉化路徑以及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工業、生態+復合產業、生態市場、生態金融、生態補償等八種轉化模式有關情況,并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思考。

曾賢剛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與路徑”為題作主旨報告。他指出“生態產品”主要有基于政府、基于市場、基于政府+市場、基于社會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四類運行機制和實現路徑,并從鄉村振興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碳達峰碳中和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區域流域協調發展與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技術及其標準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交易平臺建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模式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體制七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展望。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