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北京雙奧理念將中國智慧、中國實踐和中國方案貢獻給世界
摘要:2022年北京冬奧會理念是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理念的繼承與發展:“共享辦奧”和“開放辦奧”是對2008年“人文奧運”的具現與擴展;廉潔辦奧是一種奧運戰略與中國戰略交融后的創新;科技助力是辦奧理念實現的重要支撐和保障。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目標是北京雙奧理念對國際奧林匹克的重要貢獻。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冬季奧運會:北京精神與全球意涵——北京冬奧會線上國際研討會”在線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體育產業研究院(正定)及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人文奧運)研究中心聯合舉辦,國內外學者通過線上會議就“北京冬奧會的理念和精神”與“北京冬奧會的全球意涵”兩個議題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和交流。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致辭中對北京冬奧會中各國運動員、志愿者、奧林匹克官員和中國賽事組織者在新冠病毒肆虐之際開展比賽和工作所體現的傳統奧林匹克精神和世界抗疫精神進行了高度贊揚,并對本次線上國際會議在深入挖掘北京冬奧會創新性理念、廣泛啟發國際奧運運動的貢獻寄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期許。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徐擁軍表示,從2008到2022年的冬奧會,北京雙奧的理念變化,不僅反映中國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更體現了可持續發展,這是中國與世界同進步、共同發展不斷融合的結果。對兩屆奧運會的繼承與發展關系,徐擁軍認為2022年的冬奧會的理念是對2008年的繼承與發展。2008年的三個奧運到2022年的四個辦奧這個賽事理念的變化,比如說體育強國戰略,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等新戰略高度融合。2022年北京冬奧會理念既與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脈相承,又是基礎上的發展與創新,拓展與升華,樹立了奧運新標桿。
他認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理念是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理念的繼承與發展:“共享辦奧”和“開放辦奧”是對2008年“人文奧運”的具現與擴展;廉潔辦奧是一種奧運戰略與中國戰略交融后的創新;科技助力是辦奧理念實現的重要支撐和保障。他提出,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目標是北京雙奧理念對國際奧林匹克的重要貢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一屆貫徹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綠色強調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科技是強調高科技的創新能力,使之造福于人民。人文奧運是推進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人的精神和體魄之間的發展。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理念是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綠色辦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節能減排方面,改造首鋼園區的遺存,運用新的制冰技術,節能60%,開幕式采用微火點火意識,探排放量為以往的1/5000,冬奧村建設以先發掘,發掘了遺產,建設遺址公園,全民參與。當前中國居民已經有3.46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參與接近了1/4,開幕式由各行各業的普通群眾共同表演,提高了人民的參與度。區域協同方面,通過京張高鐵、交通設施的建設,改善了民眾的出行條件,加強了京津冀的協同發展,打造京張鐵路旅游帶,冰雪運動的效益顯著,比2015增強了317%,滑雪場比2015增加了41%。
綠色辦奧是2008年綠色奧運的發展和升華,這一次的綠色更加強調科技賦能,低碳、碳中和,強調冬季奧運會設為社會環境的一部分,讓冬奧會與環境共生共榮。
共享辦奧這一次進一步強調普遍民眾參與奧運,受惠于奧運,體現了一種以人為中心這樣一種理念。
開放辦奧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上強調中國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出的努力,體現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奧運會的開幕式體現了團結,增強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厚度。
廉潔辦奧是一種奧運戰略與中國戰略交融后的創新,降低奧運成本,籌辦成本。中國也提出了體育賽事的反興奮劑結合起來,注重實效??萍純蓚€字沒有出現在2022四個辦奧運,但是作為重要支撐和保障,我們可以看出科技助力四個辦奧的理念實現,這次有121項新技術的應用。
2022北京冬奧會通過貫徹綠色辦奧、共享辦奧、開放辦奧、廉潔辦奧的理念實現了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目標,表明北京雙奧將偉大的奧林匹克精神映照給中國,也將中國智慧、中國實踐和中國方案貢獻給世界。
簡約是奧林匹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不斷自我否定、自我變革、自我發展的精神,北京冬奧會堅持綠色、簡約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安全為奧林匹克參與者提供了健康榜樣,全球疫情惡化背景下,參與者的訴求是奧運會舉辦的前提和保障。北京冬奧會通過全面的政策,創新的手段,保障了參與者的安全。
北京冬奧會以運動員為中心,強調奧林匹克的文化和中國文化相結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新的標桿。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人文奧運)研究中心主任馮惠玲、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負責人林晨、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文釗、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教授、原河北體育學院科研處處長張建會、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教授徐擁軍、瑞士洛桑大學高級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際奧林匹克運動資深專家讓-盧·夏普萊(Jean-Loup Chappelet)、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人文奧運)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魏娜、首都體育學院科技處處長王子樸、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黃亞玲、“一帶一路”論壇之友創始人、巴基斯坦上合組織友誼論壇秘書長穆罕默德·阿西夫·努爾(Muhammad Asif Noor)、對外經貿大學助理教授高照鈺、香港浸會大學教授劉永松、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副院長葉林、國際奧委會遺產與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德國美因茨約翰內斯古滕貝格大學教授Holger Preuss、清華大學副教授胡孝乾、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主任、體育產業研究院(正定)院長李樹旺參加了此次會議。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