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精準施策 協同發力 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專家解讀三

2022-05-11 10:20 中國發展網
釋放消費潛力

摘要:下一步,要重點圍繞傳統和新型消費、城市和農村消費以及各類消費平臺載體,做好“三個統籌”,加快培育形成消費新增長點,深入挖掘消費成長潛力動能,全面激發消費信心和活力。

消費是最終需求,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環節和重要引擎,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事關保障和改善民生。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聚焦當前,著眼長遠,對促進消費持續恢復作出全面部署,具有重要意義。

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重要而緊迫

今年以來,消費總體呈現穩步恢復態勢,一季度社零總額同比增長3.3%。但進入3月份,國內疫情多發頻發,消費特別是聚集性接觸性消費受到明顯影響,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服務業領域經營壓力增大,消費恢復面臨不少困難。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快速發展,消費市場規模擴大和需求升級的動力強勁。與此同時,消費發展仍面臨一些制約因素,如城市社區商業和農村流通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高品質商品和服務供給仍存在短板,消費環境有待進一步規范,等等。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是立在當下、意在長遠之舉,有利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有利于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需要精準施策、協同發力

《意見》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短期促進和中長期發展相兼顧的要求,提出了五大方面二十項重點舉措。下一步,要重點圍繞傳統和新型消費、城市和農村消費以及各類消費平臺載體,做好“三個統籌”,加快培育形成消費新增長點,深入挖掘消費成長潛力動能,全面激發消費信心和活力。

一是統籌傳統和新型,加快培育形成消費新增長點。汽車、家電、家具、餐飲等品類占社零總額比重達四分之一左右,是消費市場的頂梁柱。要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推動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全鏈條促進汽車消費。大力發展綠色家裝,鼓勵消費者更換或新購綠色節能家電、環保家具等家居產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對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節能產品等消費予以適當補貼或貸款貼息,促進家電家具家裝消費。落實好餐飲等特困行業紓困扶持措施,促進餐飲等服務消費恢復發展。新型消費是消費發展的重要動力源,2021年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增長12%,占社零總額比重約四分之一。要加快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培育壯大智慧產品和智慧零售、智慧家政等消費新業態,積極拓展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促進新型消費。

二是統籌城市和農村,深入挖掘消費成長潛力動能。城市消費體量大、占比高,輻射帶動作用強。要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建設一批區域消費中心,構建區域聯動發展格局。加快實施城市商業提升行動,穩妥有序推進現有步行街設施改造和業態升級,積極發展智慧商圈。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推動建設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讓便民生活圈惠及更多居民,滿足城市居民基本消費。農村消費潛力大、發展空間廣闊,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項。要建立完善縣域統籌,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縣域商業體系,推動供應鏈、物流配送、商品服務下沉和農產品上行,促進農民收入和農村消費雙提升。

三是統籌優化消費平臺載體,全面激發消費信心和活力。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辦好消費促進月等活動,指導各地因地制宜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類促消費活動,活躍市場氛圍,提振消費信心。支持各地區建立促消費常態化機制,培育一批特色活動品牌。持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重點展會,擴大優質商品和服務供給。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等,與國(境)外機構合作建設涉外消費專區,打造消費領域國際合作平臺。

與此同時,要密切跟蹤消費市場運行情況,聚焦市場主體和消費者急難愁盼問題,盡快出臺操作性強的配套舉措。壓實部門和地方主體責任,強化財稅、金融、用地用房等保障措施,充分調動和有效激發各方面工作積極性,多渠道、多方式、多維度、多方面推動相關政策措施盡快落實落地,穩定消費信心和預期,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王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 )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