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促會:主動為國際貿易規則制定貢獻“中國智慧”
摘要:遵循國際貿易和全球治理的普遍規則,廣泛吸納國際業界共識,加強國際貿易慣例和法律文化差異研究,積極總結實踐經驗,推動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培養、匯聚涉外商事法律服務專業人才,加強各界專業人士業務信息交流,主動為國際貿易規則制定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2022中國海事商事仲裁高級別對話會”在京舉辦。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要堅持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為國際貿易規則制定貢獻“中國智慧”。
任鴻斌表示,中國仲裁在國際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仲裁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改善、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近年來,黨和國家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積極完善糾紛解決機制的頂層設計,主動營造仲裁友好型的司法監督環境,切實提升仲裁市場的開放水平,多渠道打造涉外人才培養合作機制,中國海事商事仲裁的公信力、影響力也由此進一步提升。
據介紹,作為以解決海事海商爭議為特色的專業仲裁機構,中國海仲成立60多年來,已審理裁決各類案件數千件,裁決的公正性得到了廣泛認可;代表中國海事仲裁界積極參與國際仲裁事務,與國際仲裁界始終保持著密切交流和友好合作關系,共同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發展。2021年,中國海仲修訂機構《仲裁規則》、更新《仲裁員名冊》,增加機構管理透明度,提升仲裁公信力;2022年配合中國海商法協會發布《臨時仲裁規則》,并提供臨時仲裁服務,滿足了不斷變化的仲裁實踐需求。目前,中國海仲審理裁決的海事海商案件數量已位居世界海事仲裁機構前列,涉外案件占比達50%以上,仲裁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以仲裁為主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服務日益受到歡迎。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對涉外法律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為推動經貿仲裁在維護全球經貿秩序和治理體系變革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任鴻斌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協同合作,持續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充分整合、利用、協同各類公共法律資源,加快建設全鏈條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積極指導企業提升合規管理和風險防范能力,通過仲裁、調解等多元爭議解決機制高效定分止爭,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貿易便利化,更好地適應擴大對外開放及“海洋強國”“知識產權強國”等國家戰略的新要求,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二是堅持創新驅動,不斷發掘涉外經貿服務增長潛力。面對全球新冠疫情,國際經貿領域正在積極創新,推動經濟信息化、數字化、便利化發展。我們要立足經濟新常態,把握時代機遇,建立更加公正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爭議解決制度規則,積極采用能夠提高糾紛解決質效的技術手段,不斷推動涉外法律服務創新有序發展。
三是堅持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我們要秉持互補兼容、開放自信的態度,遵循國際貿易和全球治理的普遍規則,廣泛吸納國際業界共識,加強國際貿易慣例和法律文化差異研究,積極總結實踐經驗,推動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培養、匯聚涉外商事法律服務專業人才,加強各界專業人士業務信息交流,主動為國際貿易規則制定貢獻“中國智慧”。
本次會議圍繞“新形勢下海事商事仲裁的改革創新與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展開研討,聚焦中外仲裁法律制度的理論特色與實踐成果,深入探討國際經貿糾紛解決的現實需求與創新方案,持續推進仲裁法律界與實務界的交流合作與協同發展,對于加強中國涉外法律體系建設、完善跨境爭議解決制度、推動國際經貿活動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