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五部門:到2025年,培育一批消費引領能力強的輕工產品品牌

2022-06-20 08:52 中國發展網
輕工業 輕工產品 以舊換新 綠色低碳

摘要:輕工業將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實施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構建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輕工產業體系,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發展網訊  工信部、人社部等五部門在6月17日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提出到2025年,輕工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占工業比重基本穩定,擴內需、促消費的作用明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增強。

《指導意見》提出六項具體目標:

一是行業經濟穩定運行。輕工業增加值增速與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平均水平一致,重點行業利潤率和主要產品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基本穩定,質量效益明顯提升。

二是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規模以上企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量較快增長,重點行業研發投入強度明顯提高。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每年增加一批升級和創新消費品。

三是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和先進制造業集群。鞏固提升內外聯動、東西互濟的產業發展優勢,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

四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培育一批消費引領能力強的輕工產品品牌。造就一批百億元以上品牌價值企業,重點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

五是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產業基礎進一步鞏固,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形成一批優勢產業鏈。建設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推廣一批智能制造優秀場景。

六是綠色發展取得新進步。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

2021年,我國100余品類的輕工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

圍繞發展目標,《指導意見》還提出,強化科技創新戰略支撐,構建高質量供給體系,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和優化協調發展的產業生態等五項重點任務。

同日,工信部就《指導意見》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在發布會上表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輕工業大國。2021年,我國輕工業增加值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6.9%,100余品類的輕工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

何亞瓊提到,從今年到2025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和我國制造業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重要時期。輕工業將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入實施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構建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輕工產業體系,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1-5月電池、玩具等行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何亞瓊介紹,輕工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傳統優勢產業、重要民生產業。據了解,輕工業涉及國民經濟的20個大類、68個中類行業,全口徑帶動就業3500萬人,在2020年384.7萬戶制造業企業中,有72萬戶是輕工業制造企業。2016-2019年,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5.9%,2020-2021兩年復合增長率為6%。

截至2021年,輕工業共培育了290個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覆蓋皮革、家電、家具、五金、塑料制品、工藝美術等37個行業,分布在浙江、廣東、山東、安徽、江蘇等2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2021年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產值占輕工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的40%。

2022年前幾個月,受疫情多發、國際局勢影響,輕工業也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不暢、需求收縮等困難。何亞瓊表示,這種沖擊和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的。中國輕工業體系完整,配套齊全,韌性強,特別是輕工業作為吃、穿、住、用、行等領域的剛性行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部分領域也取得一定增長。

數據顯示,1-5月,電池、玩具、酒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輕工8種重點商品累計出口額1887億美元,同比增長9.3%,箱包、鞋靴、玩具出口增速超過20%。

談及下半年輕工業發展走勢,何亞瓊表示,近期,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減稅降費、助企紓困的穩住經濟一攬子等33條重要措施;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開展保鏈穩鏈、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擴投資促消費等一系列有力措施;許多地方也出臺促消費穩投資等政策。隨著各項助企政策逐項落地,惠企成效正在逐步顯現,特別是《指導意見》的發布實施,我們相信下半年輕工業繼續平穩較快增長。

為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一些穩發展利長遠的重要舉措:一是強化科技創新戰略支撐,加快關鍵技術突破,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優化促進高增長的標準。二是構建高質量的供給體系,增加升級創新產品,提升質量保障水平,強化品牌培育服務,推廣新型商業模式。我們每年都發布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指南,已發布431項輕工產品。三是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加快產業鏈補鏈強鏈,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四是深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綠色安全發展,全面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引導綠色產品消費。五是優化協調發展的產業生態,提高企業差異化發展水平,建設高水平的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體系。

進一步推動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

據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一級巡視員張曉峰介紹,“十三五”以來,工信部大力推行綠色制造,推動輕工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就。

具體而言,“十三五”期間,工信部發布實施農用薄膜、日用玻璃、鉛蓄電池等行業規范條件,推動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共公告134家符合規范的鉛蓄電池企業。輕工業共建設357家綠色工廠、44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公布27項綠色設計產品標準和818個綠色設計產品。

張曉峰表示,下一步,為進一步推動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指導意見》提出以下部署:

一是加快綠色發展。繪制造紙等行業低碳發展路線圖,有序推進輕工業碳達峰進程。加大行業節能降耗和減污降碳力度,加快完善能耗限額和污染排放標準,樹立能耗環保標桿企業,推動能效環保對標達標。

同時,推動廢棄產品循環利用,加大低VOCs含量原輔材料源頭替代力度,實施綠色低碳技術發展工程。

二是全面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加強有害物質源頭管控和綠色原材料采購,完善綠色工廠評價、節水節能規范等標準,建設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積極推行綠色制造,培育一批綠色制造典型。

同時,鼓勵企業進園入區,引導企業逐步淘汰高耗能設備和工藝,推廣使用綠色、低碳、環保工藝和設備,推進節能降碳改造、清潔生產改造、清潔能源替代、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節水工藝改造提升。

三是引導綠色產品消費。加快完善家用電器和照明產品等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促進節能空調、冰箱、熱水器、高效照明產品、可降解材料制品等綠色節能輕工產品消費。

并且,引導企業通過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等方式增強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完善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加大綠色低碳產品采購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行動。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