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第五屆長江經濟帶發展高端論壇暨2022長江經濟帶綠色創新發展指數報告發布會舉行

2022-11-28 14:21 中國發展網
長江經濟帶 雙碳 綠色生態

摘要:加強政策引領,打造“綠色發展”社會良好氛圍;加大研發投入,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健全綠色基礎設施,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聚焦雙碳目標,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共享健康生活。

 中國發展網訊  11月2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五屆長江經濟帶發展高端論壇暨2022長江經濟帶綠色創新發展指數報告發布會”在上海市成功舉辦。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清向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上海地處長江出??冢蚪?、因江而興,既是長江經濟帶與海外市場的重要樞紐,更是守護長江生態環境和安全的重要一員。上海正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將繼續與沿江省市一道貫徹新發展理念,共同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合力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加快構筑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努力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尚立在致辭中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向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嘉賓表示感謝。他指出,中國人民大學長期關注長江經濟帶發展,2017年成立全國首家“長江經濟帶研究院”,聚焦長江經濟帶區域規劃、經濟發展、環境治理等重要問題開展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他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建設,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政策建議和更有力智力支撐,與長江沿線城市攜手共迎中國式現代化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中共宜賓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廖文彬出席并致辭,近年來,宜賓市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定不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秀美山水已成為宜賓的“靚麗底色”;始終堅持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在宜辦學高校由2所增至12所,成功獲批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創新驅動已成為宜賓的“強勁引擎”;始終堅持轉型升級、低碳發展,全力推動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一藍一綠”產業發展,綠色產業已成為宜賓的“嶄新名片”。他表示,宜賓將充分用好本次論壇和發布會形成的系列成果,堅持樹牢上游意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力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全國同類城市領先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堅持實施“電動宜賓”行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奮力譜寫“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生態樂章。他呼吁,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創新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需要長江流域各城市、知名高校、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協力并進,合力唱響新時代綠色發展的“長江之歌”。

上海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元春表示,此次論壇體現了長江經濟帶學術同盟的雛形,長江頭和長江尾的高端智庫深入交流合作有助于形成智庫合力,在學界上共話國家戰略,這種互動對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他指出,長江經濟帶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需進一步深化戰略思路,應更加體現“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定位,以綠色創新作為核心載體,強化綠色和創新之間的互動,深入推動創新鏈在智力鏈、學術鏈、智庫鏈上的強化發展。

西南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衛國發表了題為“以優質高等教育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分享了西南大學的實踐經驗,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一流人才培養,為長江經濟帶培養高質量發展人才;二是瞄準世界一流目標,聚力“雙一流”建設;三是發揮自身優勢特色,聚心賦能產業發展;四是開拓對外開放視野,聚智國際交流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院長莊毓敏發布了《2022長江經濟帶綠色創新發展指數報告》。據介紹,該指數報告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框架,從綠色創新投入和綠色創新產出兩大維度構建指標體系,全面評價了2017—2020年長江經濟帶110個城市綠色發展和創新驅動情況。報告從八個子指標維度,分別介紹了排名前十城市的先進經驗,形成了“長江經濟帶城市水資源保護”專題報告(如,宜賓、黃山、武漢經驗)。報告還建議:加強政策引領,打造“綠色發展”社會良好氛圍;加大研發投入,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健全綠色基礎設施,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聚焦“雙碳”目標,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共享健康生活。(楊文)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