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汕尾市大力發展海洋經濟 海洋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2023-02-09 20:17 中國發展網
海洋經濟 海洋產業

摘要:加快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康養汕尾”“中國濱海休閑旅游優秀目的地”品牌,推動創建汕尾全域旅游示范區,將汕尾打造成為世界級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魯利韋、聶金秀、記者羅勉從汕尾市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之海洋經濟專題新聞發布會了解到,汕尾市將以實施“興海強市”示范工程為牽引,聚焦綠色能源、臨港制造業、現代漁業、港航物流業、濱海文旅業五方面發力,奮力打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在革命老區“經略海洋”上闖出汕尾新路、作出汕尾示范。

近年來,汕尾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精神,依托汕尾獨特的資源稟賦,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向海而興、向海圖強,海洋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經略海洋”大有可為

汕尾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志堅介紹汕尾海洋經濟總體情況時說,汕尾發展海洋產業空間巨大,發展前景廣闊,我用‘大、美、好’三個字來概括,他指出,一是汕尾“海”大物博,海域面積廣、海岸線長、海島數量多。二是汕尾的水美、天美、岸美。三是汕尾的區位優勢好、開發條件好、營商環境好。

“放眼未來,汕尾坐擁天時地利人和。”黃志堅稱,汕尾將以實施“興海強市”示范工程為牽引,圍繞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目標,奮力譜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交響樂的華彩樂章,重點是奏響綠色能源的協奏樂章、擂響臨港制造業的重鼓強音、唱響現代漁業的海洋牧歌、拉響港航物流業的遠航汽笛、彈響濱海文旅業的歡樂頌歌。

在綠色能源方面,汕尾市初步構建起“風光水火核”電力能源體系,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894萬千瓦,正加快打造面向全國、輻射全省的綠色能源高質量發展示范基地。

在臨港制造業方面,我市聚力打造汕尾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汕尾臨港工業園、海豐生態科技城、陸河新河工業園、深汕合作拓展區等產業平臺,夯實電子信息、風電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新能源汽車、大美麗等產業基礎,做大做強臨港產業。

在深海養殖方面,汕尾市將以3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和15片漁業增養殖用海為基礎,陸海聯動、兩灣并進、多層發展,建設兼具水產品加工、海上風電、休閑漁業等功能的深遠海智能化養殖平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粵海糧倉”。

在港航物流業方面,汕尾市正全力推進汕尾新港區白沙湖作業區兩個7萬噸級公用碼頭建設,推進汕尾新港區公用碼頭與小漠港、鹽田港對接合作,著力提升物流產業“硬基礎”和“軟實力”,打造區域性航運和物流樞紐。

在濱海文旅業方面,汕尾市將聯合大灣區城市開發“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線路,打造大灣區游客向往的文旅休閑度假集散地;加快提升品牌形象,打造“康養汕尾”“中國濱海休閑旅游優秀目的地”品牌,推動創建汕尾全域旅游示范區,將汕尾打造成為世界級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深耕新能源和制造業領域

汕尾市高能級實施“興海強市”示范工程,發展海洋經濟,目標明確,路徑清晰。2022年,汕尾能源產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全年能源領域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達180億元,全容量并網甲一、甲二海上風電場,全國最大平價海上風電場在汕尾建成投運;核準并開工建設一批重大能源項目。同時,全市電網網架更加完善,供電可靠性進一步提升,為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今年市兩會剛剛閉幕,《政府工作報告》專門就海洋經濟發展進行了部署,提出“做大做強電力能源產業”“發揮汕尾‘風光水火核儲’電力能源優勢,加快建成大灣區能源供應基地”等目標任務。

作為電力能源主管部門,汕尾市發改局負責人表示,將從加大能源領域投資力度、完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培育發展能源產業四方面工作繼續推動電力能源產業發展。我市將依托區位、資源等優勢,繼續深耕新能源產業,以海上風電制造產業鏈為核心,加快推進汕尾海洋工程裝備基地建設,2023年爭取能源行業產值達到210億元,海工基地產值達到145億元,為廣東高質量發展貢獻汕尾力量。

“經過多年發展,汕尾市海工裝備主導產業已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2022年,海工基地企業實現產值132億元,約占全市工業產值10%。”汕尾市工信局負責人介紹道,汕尾(陸豐)臨港產業園計劃分三期打造集技術研發、設備制造、檢測認證、建設安裝、運行維護為一體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其中,一期先后引進了明陽智能、中天海纜、江蘇長風、天能重工等海上風電一流頭部企業入園投資建廠。目前,一期項目明陽智慧能源、南海海纜、天能重工、長風新能源等已先后投產。二期土地正有序開展土地平整工作,引進的產業鏈企業正在如火如荼施工之中。三期已經完成土地控規工作,重點引進氫能制造產業鏈、儲能制造產業鏈、港口物流鏈、海上風電施工與運維等相關企業。他還透露,我市大力推動臨港工業園納入省級產業園區管理,目前已基本完成擴園申報程序,即將上報廣東省工信廳備案。

探索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

汕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漁業經濟發展工作,我市是廣東省內第一個出臺《海洋養殖發展規劃》的地級市,規劃出15片共35114公頃的漁業增養殖用海,預留出海洋牧場發展空間。2022年,市政府辦公室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汕尾市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重點支持深遠海養殖和海洋牧場建設。下來,我市將積極探索“深遠海養殖+風電”“深遠海養殖+休閑海釣”“深遠海養殖+精深加工”“深遠海養殖+文旅融合”四類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重點打造一批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具有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園,形成現代海洋漁業產業集群,高質量建設“海上糧倉”。

“汕尾市在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方面優勢明顯,海、淡水資源充沛,水質優良,轄區漁場水產資源豐富,擁有汕尾港、甲子港等10座漁港和全國四大漁場之一的汕尾漁場。全省1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我市就擁有3個。”汕尾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

海洋旅游業是海洋經濟的又一重要增長點。近年來,我市多措并舉構建濱海旅游支撐體系,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市文廣旅體局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利用好現有休閑觀光類、休閑度假類、海島類、運動類旅游產品,打造濱海旅游品牌,發展海岸休閑旅游,合理開發海島資源,打造海上運動項目,創新海上觀光旅游產品供給,做好汕尾旅游“唯一性、先發性、特色性”文章,深度開發濱海文化旅游,加快基礎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打響“冬養汕尾”新名片,加快把汕尾打造成為中國濱海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

汕尾市投促局負責人表示,將堅持陸海統籌、港產聯動,推動“興海強市”示范工程,聚焦產業精準招商,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的海洋產業項目,強化領導帶頭招商,有針對性開展“敲門招商”“上門招商”,突出專題招商,不斷壯大海洋經濟產業體量,全方位推進海洋經濟招商引資工作,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