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發布2023年1月全球知識產權保護指數月度觀察報告
摘要:楊帆指出,本期觀察發現,在立法保護方面,越南、土耳其、美國開始實行新的有關知識產權國內法,值得注意的是,《保護美國知識產權法》對參與竊取屬于美國個人或實體商業秘密的某些外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
中國發展網訊 中國貿促會2月22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發布了2023年1月全球知識產權保護指數月度觀察報告。
楊帆介紹,為密切跟蹤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發展態勢,為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參考,中國貿促會選取中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相關國際組織作為觀察樣本,從2023年1月起定期發布《全球知識產權保護指數月度觀察報告》。
楊帆指出,本期觀察發現,在立法保護方面,越南、土耳其、美國開始實行新的有關知識產權國內法,值得注意的是,《保護美國知識產權法》對參與竊取屬于美國個人或實體商業秘密的某些外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
在國際規則運用方面,韓國、中國、德國、巴西等國家開始實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14版工業品外觀設計“洛迦諾分類”、第12版商標注冊“尼斯分類”等國際分類,元宇宙和NFT虛擬商品商標受到保護。
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積極履行國際條約,全面落實《中歐地理標志協定》,與歐盟持續加強地理標志合作,雙方已累計實現244個產品互認互保。
另外,今年1月3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了《2022年假冒和盜版惡名市場評估》,將中國列在榜首。對此,楊帆回應說,前一段,美方單方面發布所謂的“惡名市場”名單,將一些中國市場和企業列入名單。報告未經調查核實,主觀色彩濃厚,證據支撐不足,評判標準模糊,措辭模棱兩可,對中國企業進行惡意抹黑,這是非常不專業、不負責任的做法。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楊帆指出,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斷完善、體系逐步健全,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持續深化,全社會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意識明顯提升,企業的行業自律也在不斷提升。實踐中,一批電商平臺推出一系列服務工具,在開店、商品發布、營銷活動、消費者反饋等方面為權利所有人提供全流程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她表示,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假冒,是全球工商界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呼吁。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愿繼續與各國工商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共同為全球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