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22條金融支持舉措 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營商環境
摘要:在增加民營經濟融資供給方面,《若干措施》要求金融系統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落實“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要求,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民營企業信貸投放。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茍俊報道 為切實加強和改進民營經濟金融服務,優化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近日,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陜西銀保監局、陜西證監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陜西省分局制定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6方面22條工作舉措,推動實現全省民營企業融資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加大金融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
在增加民營經濟融資供給方面,《若干措施》要求金融系統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落實“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要求,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民營企業信貸投放。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暢通貨幣政策傳導,引導增加民營經濟發展重點領域的融資供給,支持科創型民營企業發展。嚴格執行“七不準”“四公開”要求,規范融資服務收費行為,落實落細支付手續費降費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在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方面, 《若干措施》強調推進使用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鼓勵央地合作增信,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加強民營上市后備企業梯隊建設,加快推動符合條件的優質民營企業上市掛牌。推動設立系列上市后備企業股權投資基金,重點支持科技型、創新型民營企業。
在暢通金融渠道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持續推廣“秦信融”平臺應用,推進“秦信融”平臺與“陜企通”等各類涉企平臺互聯互通。圍繞24條制造業、9條農業產業鏈,優化產業鏈金融服務。發揮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和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作用,便利民營企業供應鏈融資、貿易融資。全面優化升級“四貸促進”金融服務站職能,對站內發放的符合條件的貸款予以貨幣政策工具支持。
在提升跨境金融服務水平方面, 《若干措施》提出扎實推進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外債便利化試點、中歐班列“長安號”產業鏈相關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政策增量擴面。持續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將更多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優質民營企業納入便利化政策范圍。優化企業匯率避險保證金擔保機制,組織開展“匯率風險管理能力提升年”活動。
在健全融資配套機制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圍繞陜西省“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等工作要求,優化金融服務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對納入各級重大項目清單的民間投資項目,積極提供融資要素保障。深化產業政策、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協同,建立常態化政銀企對接機制,用好“工信貸”白名單等各類重點企業名錄,開展“十行千億惠萬企”活動。強化融資擔保增信功能,支持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提供增信支持,做到能擔盡擔快擔。同時,發揮中小微企業銀行貸款風險補償資金作用,完善盡職免責、不良貸款處置等容錯機制,建立健全金融機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