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專家:充分利用技術優勢應對人口老齡化,讓更多老年人享受智能紅利

2023-04-27 17:50 中國發展網
人工智能 “數字鴻溝” 人口老齡化

摘要:當人工智能比人類更聰明時,想象力則是人類的最大優勢。為避免由于人工智能的差異造成數字鴻溝的進一步分化,人工智能需要更具普惠性,讓算力更加普及化,從而使更多老年人享受智能時代帶來的紅利。

中國發展網訊  “更長壽·更美好(Longer Life·Better Living)——老齡社會 30 人論壇及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五周年慶典”在京成功舉辦。本次慶典活動以“更長壽·更美好(Longe Life·Better Living)”為主題,由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院長、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馬旗戟主持。對于人口老齡化與少子化背景下面臨的社會轉型問題,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認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各類科技發展勢不可擋,全球迎來“新大航海時代”,應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技術發展之勢應對人口老齡化,開創新的發展道路,共同迎接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未來。

信息社會50人論壇輪值主席安筱鵬認為,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在數字技術和智能化的發展中,初心是人的解放和全面發展。當人工智能比人類更聰明時,想象力則是人類的最大優勢。為避免由于人工智能的差異造成數字鴻溝的進一步分化,人工智能需要更具普惠性,讓算力更加普及化,從而使更多老年人享受智能時代帶來的紅利。

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邱澤奇提到,老齡化觀念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不同觀念關注的維度雖然不同,但是幸福是不同老齡化觀點的共同指向,也是每個人追求的人生目標。當今社會更多人希望幸福的、有為的老齡化,而數字賦能是促進有為老齡化,實現幸福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老齡社會30人論壇輪值主席陸杰華表示,人口老齡化不僅是老年人口的變化,還有少兒人口的變化。重塑的人口年齡結構也帶來了勞動力老化趨勢,從而對整個社會經濟產生影響。要應對勞動力老化這一挑戰,除了生育政策調整,還要重視人力資本積累,提升勞動力資源質量;破除勞動力流動壁壘,促進勞動力有序流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積極引導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提升企業創新動力,積極推動產學研共同發展。

愛德基金會理事長、江蘇省政府參事室參事丘仲輝談到,當前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存在供需不匹配、城鄉養老服務發展不平衡、養老機構服務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公益組織介入養老服務可以有效緩解養老服務供需矛盾,為中低收入長者提供優質普惠的養老服務。這一養老服務模式的普及需要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社會組織積極協同政府開展養老服務。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首席專家、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梁春曉指出,由年輕社會向老齡社會的轉型涉及到全局發展,與其他老齡化國家不同,我國老齡化是與數字化、城市化、風險社會疊加下的復雜老齡化。進行適老化轉型需要全社會形成共識、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最后實現多元包容、全齡共享、智能創新的老齡社會轉型??梢詮幕A設施、人力資源、財富保障、服務體系、老齡產業、生育政策、技術鴻溝和生命關懷八個方面付諸行動,構建包容性的老齡社會。

在本次會議上,老齡社會30人論壇及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發布了《正負之間——中國當代低生育社會演進與現狀》、《老齡社會藍皮書:老齡社會研究報告(2022)》并公布了首批老齡社會30人論壇全國調研基地。

慶典活動由老齡社會 30 人論壇、盤古智庫主辦,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承辦,信息社會 50 人論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創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思德庫養老信息化研究院、北京生前預囑推廣協會、葦草智酷協辦。(楊文)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