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社會30人論壇(第64期)聚焦“人口負增長下的新人口紅利”
摘要:人口負增長和人口老齡化交匯是百年未有之人口大變局最大的灰犀牛,引發人口全要素與經濟社會變革交織聯動,需要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
中國發展網訊 日前,老齡社會30人論壇和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主辦專題研討會,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盤古智庫學術委員、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原新與會談及“人口負增長下的新人口紅利”話題時表示,人口發展規律所指,長期低生育率的必然結果就是人口負增長,長壽化和少子化的必然結果就是人口老齡化。人口負增長和人口老齡化交匯是百年未有之人口大變局最大的灰犀牛,引發人口全要素與經濟社會變革交織聯動,需要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
人口機會是人口學概念,是人口轉型過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人口條件。而人口紅利是經濟學概念,是由人口機會轉化而來的經濟產出。人口機會不會自動轉化為人口紅利,中介因素或者轉化機制是與人口機會匹配的經濟社會決策和環境。如果人口機會不能有效轉化為人口紅利,則是人口機會的浪費,絕對不是人口紅利消失。人口發展的不同階段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同的人口機會,必須高度重視人口機會的轉型。
“從規模、結構、質量、空間和政策五方面來看:規模上,人口規模巨大是首要特征;結構上,老齡化社會向深度老齡社會轉型;質量上,人力資源大國正在轉向人力資本大國;空間上,人口遷移流動活躍,城鎮化水平攀升;政策上,全面轉向積極生育政策措施。”原新認為,對于我國來說,應秉持“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的原則,注意區分其階段性。 “人口機會不會自動轉化為人口紅利,實現人口機會向人口紅利的轉化,需要經濟社會正確決策的加持。”(楊文)
責任編輯:楊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