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黑龍江省職業教育 推進邊境地區職業教育院校建設
摘要:利用職業教育院校自身的優勢和資源,開展教育培訓、技術研發等服務,提高創收能力。合理利用經費,注重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確保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倪馨 記者林強報道 1月23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哈爾濱華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全港各區工商聯執行委員會主席、香港北區工商聯創會會長、香港劍橋教育集團董事長肖凱在會議期間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提出建議—“加強黑龍江省職業教育,推進邊境地區職業教育院校建設”。具體內容如下:
一、 積極采用跨境聯合辦學及產教融合辦學方式
1、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產教融合。實現學校與企業深度辦學,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設計課程、培訓計劃及標準,確保教學內容與實際產業及行業需求相符合,為學生提供真實的項目和工作場景,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幫助學生了解行業動態和職業發展路徑,為校方、企方、個人及社會解決就業問題,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推動企業與學校間信息交流及資源共享, 通過項目合作、技術研發等方式,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2、加強跨境聯合辦學,高等職業院校與境外教育企業及職業院校聯合辦學,實現教育課程、教學方法和資源共享,包括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和教師互聘等,為學生提供跨文化交流、實習機會,培養跨文化溝通和合作能力,增加國際視野及競爭力。
二、 鼓勵引導資金投入職業教育
1、建議設立國家及省級層面邊境城市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教學設備購置和師資隊伍建設,通過政府投入、社會捐贈等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對職業教育學校及企業給予一定稅收優惠,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積極進行投資;
2、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邊境城市職業教育的信貸支持力度,提供優惠利率和貸款期限,降低融資成本;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應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職業教育建設;
3、利用職業教育院校自身的優勢和資源,開展教育培訓、技術研發等服務,提高創收能力。合理利用經費,注重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確保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
三、 加快信息化建設與應用
1、提升邊境城市職業教育院校的信息化基礎設施水平,建設高速互聯網、多媒體教室、虛擬仿真實驗室等設施;
2、推廣現代教學手段和方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在線教育等技術手段,推動個性化教學和精準化管理、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效果;
3、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對學生、教師、課程、設備等資源的統一管理。通過數據分析,為學校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四、 加強人才服務及留用能力
1、完善人才服務體系,為邊境城市職業教育院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職業規劃、創業扶持等服務。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拓寬就業渠道,提高畢業生就業率;
2、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及薪酬激勵,提高人才待遇和福利水平,對優秀人才及科技轉化及時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面服務如技術評估、市場調研、融資支持等,激發創新熱情和動力;
3、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及服務,制定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為人才提供知識產權申請、維權、法律及交易等方面的服務,做好知識產權及科技成果轉化保障。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