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貴州省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摘要: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加快構建富有貴州特色、在國家產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1月22日, 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在貴陽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發布了貴州省2023年經濟運行情況。 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彭顯華在回答記者2023年,貴州省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如何評價2023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有哪些特點、亮點?的提問時介紹道,貴州全省發展方式持續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增長動能加快轉換,經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彭顯華說,過去一年,可以說是極不尋常、極為不易,面對多重任務疊加、多重約束并行、多重目標協同的復雜形勢,貴州省委、省政府始終保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作出加快貴州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的判斷,提出高質量發展“六個有利于”要求,堅定不移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建設“四區一高地”,堅定不移推進“三個轉變”,堅持一手抓恢復經濟增長、一手抓防范化解風險,努力在多重目標中做到科學平衡、在多重約束中實現有效突破,推動全省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2.5%、4.4%、4.8%、4.9%,全省發展方式持續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增長動能加快轉換,經濟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高質量發展發展成果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以“六大產業基地”為重點,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取得積極成效。
依托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發揮比較優勢,加快構建富有貴州特色、在國家產業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工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堅持大抓產業、主攻工業,著力打造“3533”重點產業集群,省級主抓“六大產業基地”,明確各市(州)主導產業,指導縣(市、區)選準主導產業,逐一編制“一圖三清單”,大力推進“富礦精開”,啟動“電動貴州”建設,工業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工業經濟占比達27.2%,為穩增長、調結構、增動能提供了有力支撐。數字經濟加快轉型發展。搶抓機遇布局人工智能新賽道,數據中心由存儲中心加快向“存算一體、智算優先”轉變,華為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智算中心落地,智算芯片達7萬張以上、位居全國前列,數字經濟占比達42%左右、增速保持全國前列。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聚焦資源、客源、服務三大要素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面向經營主體推介貴州旅游,文旅、橋旅、體旅、酒旅等深度融合發展,“村超”“村BA”“路邊音樂會”等活力四射,全省接待旅游人次、旅游總收入、游客人均花費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113%、119%和105%。
二是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推動投資結構持續優化。
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舉辦重大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會。以“六大產業基地”為重點擴大產業投資,新增安排200億元注入“四化”等產業基金,推動建成投產寧德時代、奇瑞汽車、盤江新光1號機組、美錦華宇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9%,工業投資增長10.7%、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30.9%、提高4.6個百分點。貴南高鐵建成運營,實現貴陽與周邊省會城市高速鐵路直連全覆蓋,貴廣高鐵完成提質改造,實現按最高時速300公里運營。全省高鐵里程達1808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8784公里、省際通道達27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6%。
三是以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為導向,激發改革開放創新內生動力。
把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與發揮貴州比較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更大力度創新,努力在主動服務國家戰略中作出貴州貢獻、在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中贏得貴州發展。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國務院批復貴州開展西部大開發綜合改革實施方案,賦予貴州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大自主權。磷化集團加快戰略轉型,組建能源集團、民航集團、建投集團,完成黔晟國資、貴旅集團結構性整合重組,省國資委重點監管企業利潤總額增長15.8%。制定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6條政策措施,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8%。新增經營主體74.43萬戶。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積極開拓東南亞、南亞市場,黔粵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分別增長277.6%、58.7%。創新招商工作機制,新增產業到位資金3000億元以上??萍紕撔履芰Σ粩嗵嵘?。啟動建設黔靈實驗室,完成特種化學電源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增長12%、增幅為近年來最大。
四是以打造新增長極為目標,推動重點區域高質量發展。
聚焦實施“強省會”行動、遵義打造省域副中心、畢節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優化“一群三帶”城鎮空間格局。貴州省委、省政府召開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2個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推動貴安新區發展“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開局良好,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4.1%。貴陽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建成運營,貴陽市進入軌道交通“線網時代”。出臺大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40條政策措施,調動發展產業、涵養稅源積極性,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000億元。
五是以防風險保安全惠民生為重點,牢牢守住了底線任務。
堅守安全底線。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完成糧食播種面積4160.7萬畝、產量1119.7萬噸,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牢牢守住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底線,供應電煤8750萬噸,發電量2403.7億千瓦時,電力保供綜合成效為近年來最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債務金融風險底線,債務金融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兜牢民生底線。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提前完成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貧困人口動態清零任務。實施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1+4”政策,城鎮新增就業61.75萬人,600萬省外務工勞動力穩定就業。深入推進教育衛生整體水平“雙提升”攻堅行動,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2.27萬個,4所省屬高校新校區建成投用,基本完成省屬高校“一校一址”布局調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突破50%;獲批建設5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并全部開診運營,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評價進步幅度居全國第4位。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