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融圈” 四川廣安城鄉融合走出新路徑
摘要:“同城入圈”,暢通發展“脈絡”是基礎。廣安市創新實施“三年交通大會戰”,以樞紐經濟理念創新突破,為區域協調發展插上騰飛翅膀。計劃3年投資400億元以上,著力構建“同城融圈、鏈接雙核、融通全國”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381億元。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王進
從一根紗線到一件漂亮的針織成品服裝,生產全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這家企業給出了答案。
“我們的智能化程度和技術全球領先,一根絲進去到一件衣服出來最快只需要35分鐘。”四川慕織數智公司總經理馬蘭蘭說。本報記者前不久在該公司采訪時看到,3000多平方米的車間里,500多臺機器一眼望不到邊,儲紗器飛速旋轉,一根根紗線通過智跑紗嘴,在這個冬日,編織出“新”的幸福和溫暖。
而在廣安吉中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車間內,數百名工人在縫紉流水線上忙碌,“滴答聲”此起彼伏,場面十分震撼。據介紹,今年該公司預計產值將達5億元,解決當地群眾就業近1000人,前鋒區各鄉鎮就近培育“富民車間”,全區共有51個“富民車間”6萬余名紡織技工、人均年收入約4.2萬元。
近年來,廣安市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創新實施“同城融圈”首位戰略。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以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為突破口,緊緊圍繞“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實施“強縣、優鎮、興鄉、富民”行動,以產興城、以城帶鄉,三產融合、城鄉共興,筑牢高質量發展底部支撐。
向“新”而行打造“一縣一特色”
廣安市6個縣(市、區)中有4個縣(市)22個鄉鎮與重慶接壤,邊界線長503.8公里,全市50%工業配套重慶、60%游客來自重慶、70%以上農副產品銷往重慶,是名副其實的川渝合作“橋頭堡”。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走好改革開放路,唱好新時代成渝“雙城記”,是廣安一道必答題。
今年6月,四川省出臺《關于推動新時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縣域經濟是區域協調發展的底部基礎,要按照“抓強、壯干、提弱”思路,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廣安市對此有著深刻體會,近年來的做法與之高度契合。
廣安市明確提出打造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區。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對標四川省賦予該市的“5+2”重點產業鏈戰略布局,構建“331”現代化工業產業體系,以建圈強鏈思維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和邦、利爾、誠信、玖源、大慶油田武勝天然氣凈化廠等項目落戶廣安,形成“4+N”百億產業項目布局,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將達1200億元左右。
其中,草銨膦、雙甘膦等綠色化工產品具有全球“話語權”;瑞創汽車是西南地區最大的民營汽車設計、樣車制造企業;四川仁安藥業岳池生產基地登記的原料藥品種達61個、居全國第二。
以新型城鎮化為抓手,培育壯大縣域經濟,以重大項目為引領,“一縣一特色”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縣域特色優勢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華鎣市聚力向“新”建設現代工業名城,集聚電子信息企業100家,玄武巖纖維產業納入四川省“一體三翼”戰略布局;武勝縣一鍋紅湯“煮沸”一個市場,中國唯一“火鍋產業園”入駐企業45戶,預計2027年產值將達300億元;廣安經開區入駐誠信化工、比亞迪等企業70余戶,上億級項目齊頭并進,錨定“千億產值、百億稅收”闊步向前。
“優鎮興鄉”用好“關鍵一招”
解決城鄉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近年來,廣安市持續優化投資興業、干事創業“兩個環境,今年1~10月,新登記經營主體2.24萬戶。大力實施“優鎮興鄉”戰略,以系統觀念提出實施五類26項創新舉措,著力打造城鄉融合廣安樣板。
強縣——緊抓城鄉融合“牛鼻子”,“一縣一特色”發展縣域經濟;優鎮——打造縣域經濟“副中心”,發展壯大23個中心鎮;興鄉——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富民——實施“千名英才千村行”等行動,過上共同富裕“好日子”。
廣安市以“三權分置”為著力點,創新城鄉居民利益聯結機制,依托科技創新推動一二三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近三年來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9%。2023年,廣安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平均收入43.1萬元、增長14.5%。
暢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完善“人地錢掛鉤”政策體系,廣安市廣安區花橋鎮等5個中心鎮入選“省級百強中心鎮”,武勝縣飛龍鎮等6個鄉鎮獲評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數量居全省第一;探索土地細碎化治理新路徑,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今年5月,廣安市被列為四川省唯一整市推進破解承包地細碎化難題試點的地區,試點面積從1100余畝擴大至10萬畝。
廣安市實施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和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三年提升行動,建成城鄉養老機構、養老服務綜合體、服務驛站等282個。打造“智慧科技、孝老敬老”特色主題社區40個,新開設9個社區“老齡食堂”,惠及群眾數萬人。
打通“堵點” 插上騰飛“翅膀”
“同城入圈”,暢通發展“脈絡”是基礎。廣安市創新實施“三年交通大會戰”,以樞紐經濟理念創新突破,為區域協調發展插上騰飛翅膀。計劃3年投資400億元以上,著力構建“同城融圈、鏈接雙核、融通全國”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381億元。
如今,襄渝、蘭渝兩條鐵路縱貫廣安全境,滬蓉、包茂、蘭海等6條高速在境內交匯,全市公路總里程超1.7萬公里、路網密度居全省第一。廣安機場預可研報告獲國務院批復,鎮廣高速白馬渠江特大橋工程加快完工,西渝高鐵廣安段加快建設,廣安港是四川東北地區通過渠江、嘉陵江進出長江最近的水運口岸??砧F公水一體聯運、融通全國的交通大動脈正逐步形成。
“同城融圈”,打通“堵點”“卡點”至關重要。廣安聚焦破除區域壁壘,在政策體制機制上創新探索,大力實施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成功獲得西南地區唯一農化園區等重大政策,助力打造千億級綠色化工基地,“四大”百億產業項目加速成勢;深化“研發創新在成都、轉化生產在廣安”模式,成都·廣安“雙飛地”生物醫藥產業園開園運營;提出并打造“成渝氫走廊”戰略支點,科隆化學、大有化學等氫能源鏈上項目17個項目加快建設……
主動謀變,創新驅變,“同城融圈”,前景廣闊。推進“一盤棋”,暢聯“一張網”,協作“一條鏈”,共建“一座城”,服務“一卡通”……新時代的廣安,已成為西部地區投資興業的寶地、人才匯聚的洼地、安居樂業的福地。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