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20多年的南共市—歐盟自貿協定談判結束
摘要:根據歐盟相關規定,歐盟委員會有權代表歐盟開展自貿協定談判,但協定仍需歐盟各國批準后才能簽署,只有55%的成員國同意且這些國家人口總數超過歐盟總人口的65%,自貿協定才能“過關”。此外,自貿協定還需獲得歐洲議會批準。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季曉莉
近日,在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舉行的南方共同市場(南共市)第65次首腦會議上,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4個南共市創始成員國總統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共同宣布達成南共市—歐盟自由貿易協定,這意味著持續20多年的南共市—歐盟自貿協定談判結束。談判結束后,自貿協定文本將進入翻譯和法律審查階段,之后將提交雙方各成員國政府、立法機構以及歐洲議會批準。
馮德萊恩表示,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際,該協定達成具有“真正的歷史性里程碑”意義。德國和西班牙等歐盟成員國表示,該協定對歐盟尋求實現貿易多元化至關重要,可使歐盟國家免受美國下一屆政府可能加征進口關稅的影響。
如果該協定順利簽署實施,將產生一個覆蓋7億多人口的自由貿易區,南共市將減免對歐盟國家汽車、機械、藥品等產品的進口關稅;歐盟將減少對南共市國家肉類和谷物等產品的貿易壁壘。但協定在一定時間內將保留一些貿易限制措施。例如,蔬菜、水果等農產品關稅將在4~10年不等的時間內逐漸實現減免。巴西則在協定中加入了保護其汽車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措施,相關關稅將在協定生效后18年內逐步取消。
南共市—歐盟自貿協定談判開始于1999年。2019年各方本已達成初步協議,但歐盟方面質疑巴西涉及氣候變化的政策,堅持要求協議加入保護森林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導致協議未獲批準。此后,歐盟與南共市經過多次磋商,對協議文本的環保、知識產權等數個章節進行修改,并最終達成共識。
目前,歐盟內部對于南共市—歐盟自貿協定的分歧依然巨大。德國、西班牙等國認為自貿協定將幫助本國擴大產品出口,而以法國為代表的部分歐洲國家則要求南共市輸歐盟農產品達到與歐盟同類產品一樣的環保標準,以保護本國農民和農業產業的利益。
根據歐盟相關規定,歐盟委員會有權代表歐盟開展自貿協定談判,但協定仍需歐盟各國批準后才能簽署,只有55%的成員國同意且這些國家人口總數超過歐盟總人口的65%,自貿協定才能“過關”。此外,自貿協定還需獲得歐洲議會批準。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