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賦能 讓基層干部騰出手來干實事
摘要:需要觀看一定時長的App、需要每天打卡的小程序、需要定期報材料的工作群……對于“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紛紛重拳出擊整治,為基層減負。
需要觀看一定時長的App、需要每天打卡的小程序、需要定期報材料的工作群……對于“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紛紛重拳出擊整治,為基層減負。目前,減負成效顯著,但也有個別地方出現“新形式主義”,讓減負工作大打折扣,甚至越減越多。對此,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主動服務基層,切實為基層干部減負賦能,讓基層干部有時間、有精力、有資源、有威信,更好做好服務團結凝聚群眾的工作。
手機本來是方便聯絡工作的,卻成了基層干部的困擾;文件和會議本來是幫助開展工作的,卻成了基層干部的煩惱。一些地方,手機、文件、會議等占據了基層干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影響了基層干部資源的開拓和威信的建立。實踐證明,有了時間,才能去思考工作、學習提升;有了精力,才能去走訪調研、深入群眾;有了資源,才有更好解決問題、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條件;有了威信,才能擁有更強的責任感、成就感、榮譽感。
減負,就是避免讓基層干部陷入繁瑣的事務性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思考、謀劃工作。重點是界定清楚基層的權責,該做的做、不該做的不做,清理和規范各類考核、檢查、評比活動,與實際權責保持一致。特別是要歸納統籌好工作內容,精簡文件和會議,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和重復勞動。賦能則必須建立在成功減負的基礎上,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和調研、學習和充電。
“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鶎邮屈h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必須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刀刃”上,真正讓基層干部騰出手來干實事。(四川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鄧也)
責任編輯:宋璟
(原標題:減負賦能 讓基層干部騰出手來干實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