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經 正文

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 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

2025-04-17 12:06 中國發展網
高質量發展 一季度經濟

摘要:看增速。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4%,高于去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 | 付朝歡

4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318758億元,同比增長5.4%。

在當日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一季度,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結構轉型任務仍然比較繁重。持續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付出更加艱巨的努力。”

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

如何評價一季度我國的經濟運行總體表現?“宏觀四角”是重要觀察指標——

看增速。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4%,高于去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盛來運給出一組數據:全部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3%、5.3%、4.2%、4.6%,分別比去年全年回升0.6、0.3、1、1.1個百分點。

看就業。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指標是5.3%。就業是收入之源。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GDP增長基本同步。

看物價。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1%??鄢称泛湍茉磧r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3%。盛來運表示,相關產業的調整會對相關產品價格帶來一系列影響,要全面客觀看待近期價格的低位運行,中國價格的波動運行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結構性特點。

看國際收支。一季度,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但我國進出口保持基本平穩的態勢,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同比增長6.9%。3月末,外匯儲備余額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2月份以來,國際貿易限制增多,出口保持6.9%的速度,是非常不容易的,顯示了中國出口的韌性。”盛來運說。

在此基礎上,盛來運在評價一季度經濟運行表現時,還給出兩個維度的觀察——

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創新持續推進,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3%。協調發展持續改善。從產業結構看,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綠色發展持續推進。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民生保障持續加力。

市場活力和信心增強。前期出臺的宏觀政策和今年以來擴容加碼的增量政策疊加發力,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0.5%,連續兩個月回升。從實物量指標來看,一季度貨運量同比加快;3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長7.4%,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長8.4%,有力有效支撐了經濟增長回升向好。

存量和增量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央實施的一攬子宏觀經濟政策對扭轉經濟下滑趨勢、推動經濟企穩回升向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盛來運表示,今年我國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增量擴圍,支持力度更大、補貼范圍更廣。各地方根據自身的情況推出了細項政策,含金量較高。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互配合,政策效應持續顯現。他將其概括為“五個有效”。

有效促進了消費回升。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6%,比去年全年提升了1.1個百分點,幅度較大。其中,“兩重”“兩新”政策,尤其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明顯。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6.9%、21.7%、19.3%、18.1%。僅這四項就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零時,消費者累計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3571萬臺,發起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208.5萬份,有力促進了消費的回升。

有效拉動了投資增長。今年以來,地方新增專項債發行提速,帶動了到位資金的改善和項目的推進。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量接近1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本年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其中在“兩新”政策,尤其是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一季度,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是64.6%,有效拉動了投資。

有效促進了工業生產。政策促進了消費增長和投資加快,必然會促進企業加快生產,與這些產品相關的制造業一季度表現非常好。比如,農產品加工專用設備、包裝專用設備產品產量同比增長都是兩位數。另外,新能源汽車增長45.4%,相應的充電樁產量增長26.3%,帶動了工業增長。

有效提升了市場活躍度。生產流通起來以后,經濟循環更趨活躍,相關的生產要素,包括貨運量、快遞量都被帶起來了。尤其是今年出臺的一些增量政策,促進房地產回穩和股市活躍的效果也比較明顯,整個市場活躍度提升。

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促進了經濟回升,市場預期也在改善。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是50.5%,連續兩個月回升,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0.3%,也在景氣區間。

從這五個維度來看,今年以來的宏觀政策效應是非常明顯的。"下一步,我們還是要進一步抓好政策落實、落地、落細,更大程度釋放政策潛能。"盛來運說。

談及提振消費,盛來運表示,消費是收入的函數。下一步,要認真落實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積極穩就業、促增收、減負擔,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大力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持續釋放消費潛力,不斷優化消費環境,增強消費意愿,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

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

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但4月以來,美國政府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伙伴濫施關稅。更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將如何影響二季度乃至全年的中國經濟增速?

盛來運認為,從短期來看,美國加征高額關稅會對我國經濟和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是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具體來看:

一是經濟有基礎,內需有支撐。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連續15年穩居第一制造業大國的地位,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經濟發展底盤穩、基礎牢。同時,中國有14億多人口,市場規模巨大,現在人均GDP超過1.3萬美元,正處在消費升級的關鍵階段,市場成長性好。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空間都非常大,將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

二是市場多元化,出口有韌性。近幾年,我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構建貿易多元化格局,我國對單一出口市場的依存度正在下降。目前,我國已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貿易伙伴。今年一季度,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同比增長7.2%,貨物進出口額占全部進出口額比重超過50%。再看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重,2018年為19.2%,2024年已經下降到14.7%。。

三是轉型有成效,新動能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一直在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原來依靠投資和出口帶動的發展模式發生了根本改變,依靠內需和創新驅動共同推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過去五年,三大需求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80%。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8%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經達到10%左右。新動能不斷成長,有利于增強中國經濟的協調性和穩定性。

四是應對有經驗,政策有保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過了大風大浪的考驗,如亞洲和國際金融危機、中美貿易摩擦,還有前幾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并積累了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針對當前的外部變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進行了預判。從一季度來看,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對推動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將會根據外部形勢的變化及時推出增量政策,豐富的政策工具箱是應對外部的沖擊和挑戰的保障。"盛來運說。

五是制度有優勢,人民有信心。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黨中央堅強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我國在面對外部重大挑戰時,可以高效調動各種資源進行合理應對。另外,中國企業家敢闖敢拼,中國人民智慧勤勞,這都是我國應對巨大風險挑戰的基礎和底氣。

基于以上判斷,盛來運表示,"我們對中國經濟后期的走勢以及發展的前景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