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溫度:從“煙火氣”到“科技感”的雙面敘事
摘要: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這駕“馬車”對經濟發展展現出的強大拉動力,離不開政策面的持續發力、市場端的不斷創新以及商業新模式的有力帶動。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荊文娜
消費一頭連著千行百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市場銷售增速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
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提振消費和擴大內需對于穩定經濟增長、增強經濟韌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這駕“馬車”對經濟發展展現出的強大拉動力,離不開政策面的持續發力、市場端的不斷創新以及商業新模式的有力帶動。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鄒蘊涵分析,一季度的消費保持了比較良好的態勢,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表現在內外合力上。內,即指消費的內生增長動力,服務消費增長較快,成為拉動消費的主要動力;外,即指政策發力,特別是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支持政策,推出早、時機準、見效快、效果也比較持久,對于支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進一步釋放了消費的潛力。
從“價格敏感”到“品質躍遷”
“煥新”釋潛
4月的北京,春意漸濃,和氣溫一樣“熱”起來的,還有手機銷售市場。記者從蘇寧易購北京某手機品牌門店了解到,今年以來,購買手機的人明顯增多。與去年底的月售手機數量比,現在翻倍增加。
這是政策持續發力的生動體現。今年1月,以舊換新政策再添火力。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兩新’政策”),進一步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3月,中辦、國辦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提到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規模增加至3000億元,相較去年翻了一番。
在利好政策刺激下,人們的消費觀念正在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
手機銷售人員表示,政策出臺后,消費者在消費決策方面的變化較為明顯。“一些過去使用3000元左右中端機型的顧客,現在都趁著國家補貼將手機升級為5000~6000元左右的高端機型,并且出手很果斷。”
這樣的消費心理也反應在了家用電器領域。“不僅總體銷量提升了,高端機也賣得更好了。”老板電器廚房有關負責人舉例說,比如以前顧客只買5000元左右的機器,現在享受補貼后,同樣花大約5000元,就能買到原價約7000元的機器,顧客可以享受到產品升級帶來的滿足感。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24日,12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過2800萬臺,4500多萬名消費者申請了5600多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過220萬輛。以舊換新熱潮還在延續,在為人們帶來實惠的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消費潛力釋放和消費轉型升級。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解讀一季度數據時表示:“家電類當中的智能產品、智能消費產品都保持比較快的增長。節能類的家電,限額以上增速在40%以上,這些也體現出了大家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整個消費轉型效果也在逐步顯現。”
“兩新”政策同樣在汽車以舊換新領域加碼。北京某品牌汽車銷售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今年“兩新”政策的發布,到店看車的客戶數量同比增長27%左右,線上咨詢量同比增長33%。
根據商務部數據,截至今年3月24日,全國汽車以舊換新申請量合計超過150萬份。從這一數字不難看出,這波汽車以舊換新熱潮已經讓消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真金白銀”的優惠。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近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尤為明顯,電動自行車、手機、平板、智能手表這些新擴圍的產品銷售增速非常高。一系列政策持續潤澤市場,一場從“政策落地”到“消費升級”的煥新熱潮撲面而來,給消費市場帶來新活力的同時,也讓消費者感受到了“品質躍遷”。
創新驅動助推消費擴容升級
亮點紛呈
眼下,正值“賞花經濟”發力時節。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賞花”相關搜索量較2024年同期激增220%。隨著“五一”小長假臨近,預訂旅游需求韌性增強,數據顯示,預計民航日均旅客量同比增長7.6%。文旅熱潮持續升溫,助力服務消費穩健增長。
“一季度,在春節假期、冰雪季等因素助推下,我國文旅市場進入繁榮發展新周期。游客出行意愿、旅游市場整體規模、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企業營收等多維度指標均達到歷年的新高度。”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韓元軍說。
今年春節,電影市場火熱開局,總票房超95億元,票房冠軍《哪吒2》不斷刷新票房紀錄。電影熱映帶動的不僅僅是票房,“電影+旅游”“電影+文創”等新消費也蓬勃興起。
對此,國家信息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魏琪嘉表示,從大背景看,業態和場景的融合創新是供給和需求雙優化、雙升級的一個必然結果。隨著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個性化消費的特征日益凸顯,兩者相互賦能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這就是生產為需求賦能,同時需求反過來也為生產賦能。“我們當前的首發經濟、文旅消費、冰雪經濟等,不僅僅是一類產品,而是一系列產品,涉及到一個產業鏈的創新和發展,這也正是經濟在轉型升級中的活力所在。”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0%。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一季度生活服務消費熱度指數同比增長18.3%,較上季度提高7.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休閑娛樂業、餐飲業同比分別增長67.6%、14.5%。
細分市場的升級擴容,助推消費市場潛力持續釋放。
3月15日,京津冀首趟銀發旅游列車“京鐵樂游”號發車,列車全部經適老化改造。“由于性價比高、行程豐富,該產品頗受銀發游客青睞,早在發車前一個多月就報滿封團。”國鐵北京局中鐵旅集團旅游分公司業務負責人說。
老年人熱衷旅游、中年人喜歡養生、年輕人傾心文創,似乎成為當前消費細分市場的一個縮影:在北京西單更新場,年輕潮牌快閃店熱賣;在上海,包括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國際車展和中國美容博覽會三大展會等在內的“首發上海”系列活動啟幕……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空間廣闊,隨著消費群體結構變化加速,消費需求分眾化態勢凸顯。把握需求變化,就能夠激發和釋放消費潛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說。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在科技與政策的共同驅動下,服務消費正在加快發展、釋放潛能。
升級傳統產業,順應消費提質升級。
在江蘇無錫濱湖區一養老院,老人們身上都戴著有定位功能的智能胸卡。眼下,物聯網技術日益聯通起生產與生活,催生出更多數字化新場景、新應用,推動制造、物流、交通、家居、醫療等傳統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消博會上,首設新消費科技展區,智能機器人、全屋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產品等智能產品集中亮相;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在北京亦莊開跑;近期,優必選與居然智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推動智能養老機器人在家庭服務環境及相關養老服務場景的應用……從展臺、賽道到家庭,智能消費正加速融入日常生活。
付凌暉表示,“三新”經濟在整個經濟中占比穩步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較快。從一季度情況看,新動能的成長對于經濟的支撐作用在繼續顯現,智能消費品的制造業增長達到11%,智能車載設備增長超過20%,智能無人飛行器的制造,增長也達到40%,這些都反映出在創新發展驅動下,新的增長動能在增強。
挑戰中緊抓機遇 唯“變”不變
4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即購即提”“擔保即提”政策實施滿兩周年。
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在全國推廣,第五屆消博會、第137屆廣交會迎來全球客商,大連、寧波等9城市納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近期一系列高水平對外開放舉措為匯聚全球資源、豐富消費供給打開新空間。
魏琪嘉坦言,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同時也倒逼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對于中國這種超大規模經濟體來講,關鍵還是要聚精會神辦好自己的事。加力提振國內有效需求,同時積極推進對外開放合作,外貿出口的韌性將得到進一步體現。
促進消費,要辦好穩就業、促增收這件“自己的事”。
在就業方面,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收入方面,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5.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這意味著經濟增長的成果正在逐步讓廣大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促進消費,還要辦好企業積極求變這件“自己的事”。
關稅戰對于常年涉足海外的跨境電商而言,早已有了應對之策。
“早在去年美國大選的時候,我們團隊就做了預案,開始往歐洲拓展市場,并逐漸在英國、意大利等國家積累了很多客戶,如今歐洲市場已經做到了和美國差不多的體量。”阿里巴巴國際站美妝類跨境電商商家負責人表示。
同樣做好準備的還有很多企業,例如絲路山東泰安市新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這兩年,團隊在耕耘美國市場之余,也將重心逐漸轉移到“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去年一年,我們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達成了近3億元的交易額,今年有信心將這個數字做到10億元,如今看來我們選擇‘一帶一路’這條路選對了。”
對于二季度的消費走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盡管一季度換新范圍以外的商品零售額增速多數有所加快,但總體仍處于偏弱狀態,背后是前期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抑制居民消費信心。“盡管去年12月以來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3個月改善,但仍處于中值以下水平?;诖?,個人認為,當前除了以舊換新政策為代表的提供消費補貼外,促消費的關鍵仍是盡快推動樓市回暖,提振消費者信心。”
責任編輯: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