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在秧田里閃光
中國發展網 3月是學雷鋒月。受疫情影響,無法集中組織開展學雷鋒活動。國網新余市渝水區供電公司靈活組織公司全體黨員將學雷鋒精神與當下防疫保電、服務春耕等重要工作相結合,做到雷鋒精神始于工作,但不止于工作,以新的工作面貌,為地方發展和服務人民添磚加瓦。
為保障春耕用電,服務地方與民生,自3月以來,國網新余市渝水區供電公司姚圩供電所共產黨員服務隊深入農村,對轄區內涉春耕用電的線路開展特巡,積極走訪農戶和農業企業,為他們檢查用電線路和設備、查找安全隱患、了解用電需求,為廣大農戶提供最優質的電力保障。
“老傅!你這個是表后線,你這樣接線,等你們這批溫室大棚開始育秧的時候,要出大事的!”3月3日,正在巡線的姚圩供電所黨支部書記胡建云叫住了新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廠長傅林欽。該合作社是渝水區最大的水稻秧苗培育基地,育有6000畝水稻秧苗,渝水區大部分的水稻秧苗都是出自這里。這片溫室大棚是該合作社剛剛建成的新大棚,可用電線路卻還使用搭建時的臨時電源。當溫室大棚內設備全部打開時,必然會導致反復跳閘。溫度是農業的命根子,沒有電就育不成秧苗,這可讓傅林欽急得打轉。“我哪懂這個嘛,我以為有電就行了,這可怎么辦,3月10日種子就會到,到時候要是停電,秧苗可就全完了!”雖然這些線路是用戶產權,但是春耕生產是重要的民生問題,容不得一點馬虎。想到這,胡建云立馬打電話通知同事趕來,對線路進行整改。通過他和同事們的努力,3月4日就將大棚的線路全部整改到位。
“胡師傅,你快來看看咱們這開關裝得對不對?”吸取了之前的經驗之后,3月5日中午,合作社新到了一臺秧盤碎土機,傅林欽立馬就給胡建云打來電話。來到現場后,胡建云一行仔細檢查了設備線路,沒有發現隱患,傅林欽才松了一口氣。“怎么你這里才這么幾個人干活,這樣忙得過來嗎?”看著寥寥無幾的工作人員,胡建云發出疑問。“沒辦法呀,這疫情太嚴重,很多人都不敢出來干活。”傅林欽感嘆道。了解這一情況后,胡建云和同事們拿起鋤頭幫助合作社干起了農活。“今天是3月5日學雷鋒日,為了春耕干點農活算什么,再說我從小在家就要種地,這也算是干起了‘來本行’。以后我只要不忙,就帶著同事來幫你干活。”聽著胡建云打趣,一旁的傅林欽感嘆道:“現在上哪找你這樣的活雷鋒呀。”(郭靖軒、張亞靜)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