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陜西府谷縣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產業興 環境美 百姓富

2021-01-08 18:12 中國發展網
陜西府谷縣 鄉村振興 便民服務中心 產業振興

摘要:該中心走龍頭企業帶動路子,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湖羊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2戶養羊大戶,帶動發展合作社湖羊養殖項目7個,成為全縣發展羊子產業的重要仔羊來源地,羊子逐步成為群眾致富的主導產業。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拓步平、樊仲森 記者茍俊報道 走進陜西府谷縣趙五家灣,鄉村振興的東風吹拂著欣欣向榮的鄉村。

5ff7d8667a596

公園一角。郭春保 攝

在沈家梁組,全縣最大的湖羊種羊基地建成;在集鎮,顏值與氣質并升的生態宜居式公園小鎮脫穎而出;在市場,農副產品加工展銷中心建成……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牽牢牽住產業發展“牛鼻子”,農業農村發展碩果累累。

? 抓牢特色產業“牛鼻子”

趙五家灣土地廣闊,發展種養產業優勢明顯。

該中心走龍頭企業帶動路子,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湖羊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2戶養羊大戶,帶動發展合作社湖羊養殖項目7個,成為全縣發展羊子產業的重要仔羊來源地,羊子逐步成為群眾致富的主導產業。

抓住產業振興的“牛鼻子”,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激發出了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

粉房溝村創新土地流轉形式,采取“代種”模式,打造千畝蕎麥種植產業基地,形成了以蕎麥為代表的種植業,群眾戶均年增收2000多元。

“以產業和集體經濟振興帶動鄉村振興。”這是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遵循的鄉村振興路子。

兩年來,該中心累計投入產業扶持資金1127萬元,發展產業項目197個,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零突破”,達到了16個,構建了產業帶貧、減貧、益貧的利益聯結機制,拓寬產業振興路徑。

目前,該中心搭建起小農戶和大市場之間的“快車道”,土雞、土蜂蜜、黃芥油等優質農副產品加工廠展銷中心建成,縣上直播帶貨啟動,全中心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持續提升。

眼下,該中心依托“神泉”、“石人”、姬家峁、古長城等奇特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結合獨具特色的農副產品,打造精品旅游線路,發展集觀光、體驗、休閑于一體的農業旅游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筑牢美麗集鎮“支點”

小城鎮,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是鄉村振興的“紐帶”和“粘合劑”,美麗集鎮建設成為該中心鄉村振興的戰略支點。

趙五家灣以“活力趙五灣,魅力新集鎮”建設為抓手,集中精力推進集鎮基礎建設,由點到面推進鄉村垃圾、污水、衛生廁所“三大革命”,投入上千萬元,讓趙五家灣實現了從“臟亂差”到“潔凈美”的轉變,成了府谷縣域鄉村環境治理的“樣板間”。

“還群眾潔凈的環境,是最大的民生。集鎮緊密結合鄉村振興,加強環境衛生整治,為群眾營造整潔有序、美麗宜居的生產生活環境。”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黨委書記王軍對集鎮環境衛生整治的工作態度很堅決。

小寒時節,走進趙五家灣便民服務中心,寬闊整潔的集鎮街道兩側,垂柳、路燈夾道而立,蜿蜒曲折的公園步道周圍,涼亭衛廁相間分布,鱗次櫛比的商鋪掩映在霓虹燈下。建成的初心廣場、惠民公園和好人長廊,不僅是集鎮居民生活、出行、游憩的重要場所,更是傳承歷史人文、提升集鎮形象的重要載體。

夯實基礎設施“根基”

“水能送到這么高的山頭,真是太好了。”解決好零散農戶供水“最后一公里”難題,該中心黨委給全轄區共計53戶居住分散、沒有吃上自來水的群眾免費打水窖、送水吃。困擾在山坳山頂的個別零散農戶吃水難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2019年到2020年,該中心投入資金1197萬元,在轄區各村修建了23處人飲工程,大部分農民吃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

“過去,石峽梁村只有一條土路,一下雨車就開不進村里。”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平說,過去交通不便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攔路虎”,現在平整的水泥路從村頭蜿蜒至村,不僅極大地方便群眾出行,更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致富路”。

2019年以來,該中心落實扶貧資金750余萬元,新修關城、木瓜溝、姬家峁、交稍梁等入村入戶道路11.7公里,改造石峽梁“油返砂”道路5.7公里,維修了西哈拉寨至崔家溝通村道路1.2公里。

同時,該中心積極解決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對于危房,能加固維修的維修,不能維修的新建,均按政策給予資金補助。

責任編輯:宋璟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