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社會 正文

陳秋霖:健康產業遠大于醫療產業,不能把健康服務業簡單等同于為健康產業

2021-08-03 10:58 中國發展網
醫療服務 醫療管理 以人為本

摘要:當前高質量醫療的難點是高質量的醫院管理、醫療服務體系管理。醫院管理者大部分接受的都是企業管理的培訓,學習的是商業的運營技能,這其實也是導致整個醫療發生偏離的很重要的原因,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楊虹報道  日前,由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和老齡社會30人論壇主辦的老齡社會30人論壇專題研討會(38)在京舉辦。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秘書長、老齡社會30人論壇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當代中國出版社副社長陳秋霖以“老齡社會大健康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和社會辦醫”為題作主題演講。圍繞當前醫療領域的兩大主力軍——公立醫院和社會辦醫,陳秋霖認為,高質量發展要求必須有人的高質量發展,因為高質量發展是以人為本的發展;人的高質量發展基礎是高質量的健康,因為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高質量健康的關鍵是高質量的醫療,雖然醫療并不是完全決定健康;當前高質量醫療的難點是高質量的醫院管理、醫療服務體系管理。醫院管理者大部分接受的都是企業管理的培訓,學習的是商業的運營技能,這其實也是導致整個醫療發生偏離的很重要的原因,應該引起高度關注。“發展醫療衛生的原則第一就是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公益性主導,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政府要有所為。”陳秋霖說。

陳秋霖從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與現實背景出發,分析了高質量的公立醫院發展、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等內涵,并且圍繞新格局下的社會辦醫,介紹了我國鼓勵社會辦醫的政策沿革,深度剖析當前社會辦醫的種種問題與現實困境。

今年出臺了《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加強公立醫院主體地位,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堅持醫防融合、平急結合,中西醫并重、以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目標。陳秋霖認為,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不只是擴大醫院數量和規模的問題,還有些基本問題需要解決。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關鍵是提高的醫療服務的質量,包括醫療人才的質量、醫療技術的質量、醫療服務的質量和醫療管理的質量。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愿景目標綱要在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里第一次提出,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非公立醫療機構為補充,擴大醫療服務的資源供給。陳秋霖表示,除了公立醫院以外,社會辦醫的補充作用也仍然重要,但要根據改革的目的和要求推動發展。按照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市場要有活力的設定,在滿足多元醫療健康需求,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方面著力。

陳秋霖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談到從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過程中,社會辦醫的發展機遇,從戰略、定位、品牌三方面對我國社會辦醫體系重塑提出多項建議。社會辦醫要抓住發展機遇,避免誤區。健康產業不等于醫療產業,健康產業要遠大于醫療產業,不能把健康服務業簡單等同于健康產業。過去有一種不好的導向是把健康服務業狹義理解為醫療服務業,把醫療服務業狹義理解為社會辦醫,最后把社會辦醫狹義做成公立醫院轉制,缺乏創新,實現不了改革的真正目標。

“中國民營醫院要去標簽化,不能總是一說民營醫院就想到莆田系,一提莆田系就覺得是騙錢的,這個標簽要靠業界通過規范的行動去掉,重新建立中國民營醫院的行業形象、中國民營醫院的品牌形象。”陳秋霖補充說。

責任編輯:楊虹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