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一致:新時代高校增強大學生黨建實效的關鍵
摘要: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應做到價值引領到位,亮牌踐行到位。
高校抓好大學生黨建工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增強大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有利于提升高校黨建工作質量;有利于高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利于大學生個人成長成才。
高校應采取有“言”在先、“言”落于“行”等“言”“行”一致的策略及對應措施。簡言之,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應做到價值引領到位,亮牌踐行到位。具體而言,要有“言”在先,“言”落于“行”,“言”“行”銜接。“言”的側重點是對大學生黨員進行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因此,“言”要從大處著眼;“行”的側重點是通過大學生黨員亮牌踐行計劃,發揮大學生黨員行動引領作用,“行”要從小處入手;其中強化大學生黨員責任意識是銜接,銜接大學生黨員的“言”“行”。
有“言”在先:價值引領到位。
思想決定行動,先進的行動需要先進的理論指導。高校要增強大學生黨建工作實效,必須先對大學生黨員進行黨的理論教育和社會主義主流價值引領,應有“言”在先。
有“言”在先,要從發揮大學生黨員主體作用,適應新媒體形勢等方面綜合考慮,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方法和手段,增強大學生黨建活動的互動性和吸引力。如“研”講“本”學,即高校組建馬克思主義理論宣講團給本科生黨員講黨課,在此“言”的過程中,研究生黨員為講好黨課,必然認真學習黨史、國史、革命史、社會主義建設史等相關理論,而本科生黨員聽與自己年齡、閱歷相近的“老師”上課,也會因心理距離近而更易接受宣講的內容。此“言”的過程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作用,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動性更強,黨建工作的效果自然會更佳。又如舉辦微黨課比賽,發動全體大學生黨員自己創作,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內容積極向上的視頻都可以展示和評比。這種“言”既激發大學生黨員的創作熱情,也通過展示宣講黨的先進理論,采取大學生黨員喜聞樂見的形式,能夠使大學生黨員樂在其中,達到大學生黨員樂于聽“言”的效果。
“言”落于“行”:亮牌踐行到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高校增強大學生黨建工作實效需要教育到位,更需要踐行到位。高??蓮男韧鈨煞矫嬖鷮嶉_展大學生黨員亮牌踐行活動,要求大學生黨員亮明黨員身份,亮明黨員身份即可強化黨員意識,也是自覺接受大學生非黨員監督的需要。
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在校內開展黨員亮牌踐行活動應緊密結合大學生黨員學習生活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力求“橫向到邊、 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就是橫向貫穿學習生活主要場所,通過黨員“三進(進宿舍、進課堂、進社團)”開展黨員亮牌踐行活動。“縱向到底”就是縱向貫穿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整個四年學習生活過程。大學生黨員“三進(進宿舍、進課堂、進社團)”活動主要包括:一是在宿舍做寢室文明公約的表率,既可以帶動宿舍文化建設,營造出積極、健康、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有力推進優良學風、校風的形成,又可以增強大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同時利用寢室自由聊天的特點,定期收集同學對于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學校改進工作。二是在教室做學習的楷模,監督其他同學按時完成各類課程學習任務,建設良好的學風;成立大學生黨員“學業幫扶”小組,大學生黨員一對一幫扶學業困難的學生。三是在社團做活動的帶頭人,主動策劃活動,組織、協調工作人員順利推進社團各項活動,甘于做社團活動的“幕后英雄”。要讓大學生黨員依托社團自發組織活動,促使他們了解自身在黨組織內部的地位和價值,更加重視自己的黨員身份。
同時,做好大學生黨員“三進”活動的考核和評價。將大學生黨員“三進”活動的規范性和創新性相結合進行評比,以規范性為主,鼓勵創新性。要求大學生黨員在民主生活會上定期匯報個人“三進”活動情況,結合大學生非黨員及黨支部對他們的評價,對大學生黨員個人培養過程進行全面、客觀評價。樹立大學生黨員先進典型榜樣,定期以多種形式在各級媒體上發布,逐步形成“身邊有榜樣”“比學趕幫超”校風。
此外,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在校外也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黨員亮牌踐行活動。一是大學生實習實踐。在大學生實習實踐環節,安排的大學生黨員作為實習實踐的臨時負責人,發揮大學生黨員服務師生,溝通校企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同時,成立大學生黨員技術攻關小組,激發大學生黨員技術領先的潛能。二是社會調查。在每年大學生暑假和寒假社會調查隊中安排若干名大學生黨員作為隊長,在分配調查任務時將急、難、險、重的調查任務分配給大學生黨員,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大學生黨員迎難而上、敢挑重擔的品質。三是公益服務。在公益服務中,即可組織與大學生黨員所學專業緊密結合的公益活動,比如安全工程專業的大學生黨員深入社區進行社區消防知識宣講;也可組織跨專業的公益活動,要求大學生黨員必須完成一定工時的公益服務,比如環保志愿行動等。
增強責任:做好“言”“行”銜接。
有了價值引領的“言”,能否自覺落于“行”,取決于一個人是否有責任擔當。增強大學生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評價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目標。目前,高校人才培養主要是由二級學院承擔,二級學院的人才培養則以具體的專業為載體來完成。因此,增強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實效應通過愛校榮院教育和“專業”情景劇逐步提升大學生黨員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
愛校榮院教育,即高校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結合校史、院史、杰出校友等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大學生黨員熱愛自己的大學和學院。高校應充分利用學校和學院發展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師生黨員模范,講好他們的故事,激勵年輕的大學生黨員學習科研標兵、學習標兵、公益之星等先進模范,不忘前輩。
“專業”情景劇,即高校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著眼于突出學校和學院特色,抓好專業教育,以達到使大學生黨員熱愛所學專業,進而學一行,愛一行,干一行。首先,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大學生黨員自編自演本專業情景劇,將本專業的知識點、未來發展、社會的期望等結合起來,真實地演繹出本專業學習的發展目標、學習困難、優勢與不足等;其次,根據大學生觀看“專業”情景劇后的認識和思想變化,及時由專業老師一對一地對大學生黨員進行專業輔導,增強專業認同感。
高校通過愛校榮院教育途徑,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使大學生黨員愛校榮院,增強集體榮譽感;通過“專業”情景劇使大學生黨員熱愛專業,激發專業探索興趣和專業求知動力,培養大學生黨員科技報國志向。高校在大學生黨建工作,應努力把大學生黨員培養成有理想、有擔當、有勇氣、有行動的優秀大學生。當大學生黨員有責任擔當了,他們就會“行”穩致遠,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就自然增強了。
(作者程光德:博士,武漢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研究)
責任編輯: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