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內蒙古出臺未來五年發展規劃
摘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內蒙古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475.72萬人,占總人口的19.78%,高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這表明,內蒙古自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亟需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
中國發展網訊 齊英杰 朱向羽 記者梁喜俊報道
內蒙古進入老齡化社會已22年。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內蒙古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475.72萬人,占總人口的19.78%,高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這表明,內蒙古自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亟需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
1月12日,《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新聞發布會在呼和浩特召開。會上,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老齡辦主任許宏智,介紹日前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規劃》有關情況,并就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體系答記者問。
落實部署,回應期盼,《規劃》體現四大特點
人口老齡化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我國推進現代化建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就《規劃》出臺背景,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主任、老齡辦主任許宏智在會上強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確定為國家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對新時代老齡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據許宏智介紹,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多措并舉推動“十三五”老齡事業各項任務順利完成,老齡事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廣大老年人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與此同時,內蒙古人口老齡化呈現出增長速度快、地區差異大、工作任務重等特點,同時失能化、空巢化等問題交織出現。“十四五”期間,內蒙古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而在養老保障、健康服務、友好環境建設等方面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老齡事業發展的壓力依然較大。
自治區老齡辦牽頭起草的《規劃》,經過調查研究、征求意見、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等程序,不斷修改完善,已于2021年12月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名義正式印發實施。《規劃》主要有四大特點:
緊跟時代要求。《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為主線,推動老齡工作向積極應對轉變、向統籌協調轉變、向加強人民全生命周期養老準備轉變、向同時注重老年人物質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轉變,引導和推動我區老齡事業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積極主動應對。《規劃》堅持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強化政府在制定政策、落實政策、兜底保障、加強監管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規劃》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注重將老齡事業和老齡產業協同發展、將老有所養和老有所為結合起來,做到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
聚焦中心任務。《規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目標導向,聚焦老年人的“急難愁盼”,以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養老服務、健康支撐”等三大體系為重點,創新政策舉措、細化目標任務,不斷滿足老年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服務需求。
注重統籌協調。應對人口老齡化是綜合性、系統性工程。我們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老齡工作方針。明確了各級黨委政府、老齡委和相關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分工,要求將老齡事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納入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協同推進,確?!兑巹潯犯黜椚蝿章涞芈鋵崱?/p>
立足內蒙古特實際,“五個方面主要目標”應對老齡化
從內容上看,《規劃》從面臨挑戰和有利機遇兩個方面分析“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的形勢,提出“十四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則圍繞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快醫養康養結合發展、拓展老年人社會參與、推動老齡產業發展等9個方面27項具體內容進行布局,對每個領域進行細化分工并列出5個專欄項目。還從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投入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壯大人才隊伍、加強考評監測等方面提出具體保障措施。
立足內蒙古自治區實際,《規劃》在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區老齡事業發展五個方面的主要目標和12項具體指標的同時,將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目標和指標均與國家和自治區相關規劃進行銜接。
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更加科學完善。“十四五”時期,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待遇水平穩步提高,轉移接續更加順暢。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適應全區經濟發展水平和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十四五”時期,老年健康服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主體更加多元,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范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達到60%以上。
養老服務體系更趨完善。“十四五”時期,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普惠型養老服務和互助性養老進一步發展,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有效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覆蓋率達到90%,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55%以上。
老年人社會參與更加廣泛充分。“十四五”時期,城鄉社區老年教育全面發展,終身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持續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加大老年人活動場地、設施建設力度。探索建立促進老年勞動力就業的法律保護、職業培訓等相關支持政策,大力開展“銀齡行動”計劃。全區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達到20%以上。
老年友好型社會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十四五”時期,家庭養老支持政策逐步健全,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科技應對人口老齡化能力不斷加強,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明顯改善。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調發展,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十四五”期間,每年創建30個左右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人口老齡化會帶來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潛在消費需求增長放緩等挑戰,但也要看到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機,只要應對得當,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對沖人口老齡化的不利影響。今次內蒙古出臺《規劃》,既是新時代立足當下、著眼長遠的老年人福祉所在,也讓即將步入老齡化的人們未來可期,必將推動全區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持續。
責任編輯:宋璟